[实用新型]一种水源热泵热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9490.9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斌;高波;朱方清;倪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 热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水源热泵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温室效应也越来越严重,节能减排问题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社会总能耗总约有30%直接用于人类所居住的建筑,故建筑领域节能减排问题尤为突出。在实际项目中,根据我们调查发现,国内绝大多数建筑工地工人生活用卫生热水的制取大多都采用电加热热水器制取,由于直接电能的转换效率低,导致大量能源的消耗和经济损失。
水源热泵热水机组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热水设备,它可以从土壤、中央空调冷却水、地下水或地表水中提取免费的低品味热量制取45℃以上的卫生热水,能效比可高达400%以上;其制取同量同温度的卫生热水消耗的电量仅相当于电热水器的1/3~1/5,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冬天结霜效率极低的问题,运行费用是直接电加热热水器的25%左右,是目前最节能的热水供应形式。
水源热泵热水机组是利用了地球水体或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热水设备。其中可以利用的水体,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地表土壤和水体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量),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表的上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的均衡。这使得利用储存于其中的近乎无限的太阳能或地能成为可能。所以说,水源热泵利用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
然而,目前的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组均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不能根据实际场地的需求随意移动的,因此较难适应建筑工地的易变情况。同时,由于这些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组所采用的水源均为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一般均为开式系统,一般只是安装了普通的过滤器或旋流除沙器设在水泵出水管道上,当水源热泵机组每次启动时,由于普通非自吸水泵入口混杂空气或水中颗粒杂质,导致水泵不能正常提供水源热泵机组所需要的水流量,从而影响机组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由于不能彻底清除水源中的杂质,并在任何工况下都不能提供稳定的水流量而导致整个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组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能彻底清除水源中颗粒杂质,而且还能提供稳定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流量,并能随意移动的一种水源热泵热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源热泵热水设备,主要由水源热泵热水机组及热水箱组成,同时该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的水源侧进水口经循环水泵及蓄水除砂器后,与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的水源侧出水口管道一起形成水源端接口;该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的热水侧进水口经热水循环泵及热水箱后与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的热水侧出水口相连接。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能整体移动,因此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具有车轮的移动架,所述的水源热泵热水机组、循环水泵、蓄水除砂器、热水循环泵及热水箱均固定在该移动架的内部。
连接时,所形成的水源端接口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求,该水源可以为建筑工地沉降水、地表水、中央空调冷却水或地埋管内循环水。
为了确保使用效果,所述的循环水泵采用自吸式循环水泵,所述的热水箱为保温热水箱。
同时,在循环水泵与水源热泵热水机组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水流开关,且在蓄水除砂器的管道上还设有Y型过滤器。
且所述的蓄水除砂器由筒体、以及设置在该筒体进水侧的水堵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利用建筑工地所排放的地下沉降水的热量,制取卫生热水,避免了采用直接电加热热水器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便捷、移动方便,可根据工地需要,随意停放在需要的地方。
(3)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蓄水除砂器具有蓄水、过滤除砂的功能,结构简单实用、制作费用低廉。
(4)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锅炉或电热水器等辅助热水设备,克服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冬天结霜不能正常制热水的缺陷;生产同样的热水成本仅相当于电热水器的1/3~1/5,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洗浴成本,而且切实地推进了建筑建造与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除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