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9912.2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翟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高科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G10D15/00;G10H3/12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哑鼓 电鼓三 功能 架子鼓 | ||
1.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由架子鼓组成,在架子鼓的鼓腔内设置有活动式鼓消音装置,活动式鼓消音装置包括消音装置和活动装置,消音装置包括消音垫(2)和支持消音垫(2)的消音垫托板(1),活动装置包括旋转杆(4)、旋转杆支座(8)和旋转动力装置构成,旋转杆支座(8)固定在鼓壳的内壁上,旋转动力装置的手柄在鼓腔的外部,消音装置通过连接部件与活动装置的旋转杆(4)固定,旋转杆(4)通过铰轴(3)与旋转杆支座(8)铰接,旋转杆(4)通过旋转动力装置可绕铰轴(3)旋转,其特征在于:在消音垫(2)的垫体内镶嵌有振动电子感应装置(7),电子感应装置(7)与设置在鼓壳外部或外壁上的电流分析转换器(14)连接,电流分析转换器(14)上设置有MIDI接口和USB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杆支座(8)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所述的旋转杆(4)为矩形管,矩形管的宽度∠倒“U”型旋转杆支座(8)的内口宽度,所述的铰轴(3)设置在矩形管的右上角,在矩形管的右下角铰接有“T”字形螺杆(9),在“T”字形螺杆(9)的螺纹上旋装有内螺纹管(10),内螺纹管(10)的一端伸出鼓腔外,所述的手柄安装在内螺纹管(10)伸出鼓腔外的端头上,在内螺纹管(10)的外部套装有轴承(11),在轴承(11)的外部套装有带水平铰轴的轴承套(12),轴承套(12)通过其铰轴与倒“U”型旋转杆支座(8)铰接,在旋转杆(4)的右端部的下壁上开设有螺杆活动缺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为两个相互铰接的铰座,其中一个铰座固定于消音垫托板(1)的下部,另一个固定于旋转杆(4)左端部的上壁上,在两个铰座的铰接轴上套装有支持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两个铰座的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其特征在于:在旋转杆支座(8)的右端部两侧设置有带光孔的安装耳,旋转杆支座(8)通过鼓壳外的安装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鼓壳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音垫(2)为弹性套式结构,消音垫(2)套装在鼓消音垫托板(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电子感应装置(7)为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与设置在鼓壳外壁上的电流分析转换器电连接,压电陶瓷片把振动信号变成电流信号然后然后通过电流分析转换器变成MIDI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鼓、真鼓、电鼓三功能架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分析转换器(14)的电路由1号运算放大器、4号运算放大器、二极管D1、三极管Q1、滑动可变电阻器R5、R1、R3、R8、R12、R13、R10、电容C3、C6构成,压电陶瓷片的JO脚通过电阻R8接4号运算放大器的12脚,压电陶瓷片的PHONEJCK脚接4号运算放大器的11脚,4号运算放大器的4脚接VCC,4号运算放大器的14脚接1号运算放大器的2脚,4号运算放大器的11脚接地,4号运算放大器的13脚并联有两个分支电路,一个分支为接电阻R3后接1号运算放大器的2脚,另一个分支为接电阻R13后接地,1号运算放大器的1脚即为PBO,1号运算放大器的4脚接VCC,1号运算放大器的11脚接地,1号运算放大器的3脚并联有两个分支电路,一个分支为接电阻R1后接VCC,另一个分支为接滑动可变电阻器R5后接地,电阻R12和电容C6并联在压电陶瓷片的JO脚与地线之间,二极管D1和电容C3串联后连接在1号运算放大器的2脚与地线之间,二极管D1和电容C3的连接点即为ADO,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二极管D1和电容C3的连接点上,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电阻R10后即为PC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高科,未经翟高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9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