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提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0605.1 | 申请日: | 2010-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卫兵 |
主分类号: | A45F5/10 | 分类号: | A45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提手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中用于人们方便地用手提挂物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购物时不免要使用购物袋,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和环保袋,用手提携这些装有比较重物品的购物袋时,因多数购物袋的提手带或提手绳比较细,给人造成比较勒手的感觉,甚至会产生疼痛感。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型式的提手器,但是这些提手器大都体积比较大,尺寸超过人手掌的宽度,不能做到真正的便携。这些提手器还只能提挂有提手带或者环孔的购物袋,面对没有提手的保鲜袋时,这些提手器也就失去了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提手器尺寸过大、不能提挂保鲜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加小巧方便的提手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提手器包括,抓握手柄和穿入该抓握手柄中用于提挂物品的绳索以及用来限制绳索端部向抓握手柄内部陷落的约束物。抓握手柄的形状为中空的筒状,其轴向一端有一个或多个可以容纳绳索穿过的孔洞,其中部与轴线垂直方向开有两个可以容纳绳索穿过的孔洞。绳索的两端从抓握手柄中部的两个孔洞中分别穿入抓握手柄内部,并从抓握手柄一端的孔洞中穿出,然后与用来限制绳索端部向抓握手柄内部陷落的约束物相连。在使用时,人手握住抓握手柄,而用来吊挂物品的绳索从人手指缝中向下透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绳索的提挂点位于抓握手柄的中部,因而抓握手柄的长度尺寸可以不必超过人的手掌宽度,其尺寸可以非常小巧,非常便于携带。由于采用绳索,使得许多物品可以直接用绳索束扎后即可提挂,而不必再另外使用购物袋,这对环保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造型简洁,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携带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提挂购物袋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提挂保鲜袋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携带状态示意图。
图中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提手器的抓握手柄
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提手器提挂物品的绳索
101是细长抓握手柄中部可以容纳绳索穿过的孔洞
102是抓握手柄一端可以容纳绳索穿过的孔洞
201是用来限制绳索端部向抓握手柄内部陷落的约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抓握手柄1的形状为中空的圆筒,两端均为球形。抓握手柄1的轴向一端有两个可以容纳绳索2穿过的孔洞101。抓握手柄1的中部与轴线垂直方向开有两个可以容纳绳索穿过的孔洞102。绳索2的两端从抓握手柄1中部的两个孔洞101中分别穿入抓握手柄1内部,并从抓握手柄1一端的两个孔洞102中穿出,然后互相打结相连。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用来限制绳索2端部向抓握手柄1内部陷落的约束物201实际上就是绳索2的两端从孔洞102穿出后的互相打结,从而实现限制绳索2的两端部向抓握手柄1内部陷落。
本实施例携带状态如图3所示,将绳索2从抓握手柄1的一端拉出,可以方便地携挂在手包或者钥匙扣上。
本实施例提挂购物袋时的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将绳索2从抓握手柄1的中部孔洞101中拉出,然后穿过购物袋的提手带或提手孔,然后套挂在抓握手柄1的中部,手握住抓握手柄1,绳索2自然从中指和无名指的手指缝中向下透出。
本实施例提挂保鲜袋时的使用状态如图5所示,将绳索2从抓握手柄1的中部孔洞101拉出后挽一个活扣,套在保鲜袋的袋口上并束紧,手握住抓握手柄1,绳索2自然从中指和无名指的手指缝中向下透出,在重力作用下,活扣自然束紧,从而实现对保鲜袋的可靠提挂。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抓握手柄1的形状为中空的圆筒,两端均为球形。抓握手柄1的轴向一端有一个可以容纳绳索2穿过的孔洞101。抓握手柄1的中部与轴线垂直方向开有两个可以容纳绳索穿过的孔洞102。绳索2的两端从抓握手柄1中部的两个孔洞101中分别穿入抓握手柄1内部,并从抓握手柄1一端的一个孔洞102中穿出,然后分别与限制绳索2端部向抓握手柄1内部陷落的装置201相连接。其内部结构如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卫兵,未经宋卫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0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构件化太阳能集热器外壳
- 下一篇:印刷连线多工位模切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