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高负压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0684.6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明;郭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旭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高负压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高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明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创面负压引流装置,采用高分子医用海绵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创面用生物半透性膜封闭,在负压吸引机作用下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负压治疗时,负压能将创面的渗出物及时的吸引掉,且可以3~10天换一次药,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抗菌药物使用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能使急性创伤的愈合时间加快60%以上,慢性创面的愈合速度时间加快2~3倍,减少医药费用38%。
创面负压引流装置主要包括负压吸引器和负压引流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吸引器主要有电动吸引器和气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吸引效果好,但其体积大,较为笨重,不方便移动;而且其需要电源提供动力,一旦遇到停电就无法工作。气动吸引器虽然移动方便,使用不受场所限制,但其吸引力不可调,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负压引流器主要采用低负压引流。负压的高低和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到引流效果,引流负压维持在-60~-80KPa时,才能保证引流效果和引流的持续性。但是普通负压引流器的负压值最高仅为-20KPa,故负压不足且持续性差,很容易引起引流管的堵塞、引流不充分等,给负压引流治疗带来了不便,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高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高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和引流瓶两个部分。
所述负压吸引器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由封闭型筒体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活塞、活塞杆、活塞弹簧组成;所述活塞的端头与筒体形成负压室,该负压室通过单向阀与筒体外的吸引管连接;所述活塞杆伸出筒体外并连接有操作把手;所述架体的上部设置有提手。
所述引流瓶包括密闭的抽真空瓶体和设置在瓶体顶部的引流管、排气管,所述引流管、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引流管开关、排气管开关。
所述引流瓶的引流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穿刺针,排气管通过连接管及管接头与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连接。
所述负压吸引器的负压装置通过弓形支杆和设置在架体上的支架活动安装在架体上。
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的端头通过管接头固定在架体上。
所述负压吸引器的操作把手活动连接在活塞杆上。
所述负压吸引器的架体底部设置有可伸缩底座。
所述负压吸引器的架体上设置有外壳。
所述引流瓶的瓶体顶部设置有负压表。
所述引流瓶的瓶体上设有的体积刻度,并在引流瓶的瓶体底角对角线处设置有微标尺。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吸引效果好,效率高。采用手动式操作,平均每压动1次可达到负压10Kpa,压动手柄4~5次即可达到所需负压40Kpa~50Kpa(以800ml负压瓶为例),作用次数时间少而短,吸引效果好,效率高。
2、引流效果好。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可提供80KPa的负压,一方面可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效引流,另一方面能始终保持负压吸引状态,防止引流液的倒流,避免创口的逆行性感染;同时,可有效的防止引流管堵塞,使引流通畅。
3有效预防创口感染。有研究表明,持续的高负压引流可使创壁各层紧密贴合,增加创面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中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的愈合。
4、吸引器的吸引力及负压瓶内的负压可根据不同的创面调节,适应性强。
5、吸引器采用折叠式操作柄、底支架,体积小,携带方便;80%部件采用塑料制品,重量轻,携带方便,适用于野外作业,战地救护,大型突发事件现场无源条件下使用,更适用患者转移途中。
6、采用便利的皮肤穿刺针,可有效的防止引流液渗漏,因此也减少了术后更换敷料的次数
7、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从临床应用可以看出,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可节省医疗开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旭红,未经郭旭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0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输液终止自动告知器
- 下一篇:一种雾化加湿静电杀菌除臭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