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通耕作两用多功能电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2163.4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于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之洲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A01B51/00;A01B49/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7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耕作 两用 多功能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和电动车技术领域,进一步是可用于农田耕作的电动车,尤其是兼具播种施肥耘锄功能与交通作用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夏收期间,是农忙季节,一方面要进行夏收,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秋种,通常10天左右就要完成秋种。因此,农民十分繁忙。为抢农时,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我国北方农村,采用麦垅点种仍占50%左右;而麦垅点种使用的机械均为非动力机械,一般有单人的筒点式、推挽式,双人的拉、推式,大都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播种效率低的缺陷。为不误农时,往往农民不畏劳累辛勤劳作。另外,由于施肥缺少必要的机械或一些机械必须双人推拉式作业,其劳动强度很大,不少农户为省力,采用撒施的方法,造成了化肥的挥发,肥料利用率很低。此外,众所周知,锄地可以保墒,但是由于没有必要的机械,目前的农业管理中,几乎都不锄地,这影响了作物的收成效益。而且,现有的播种或施肥的小型农业机械,由于未配备动力,农户耕作时,不得不使用车辆将其运到田间。
由上可知,开发一种动力机械,对农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交通耕作两用多功能电动车,它可利用电动车蓄电池为动力,将交通与耕作合为一体,可减轻耕作强度,提高耕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交通耕作两用多功能电动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车架上设置有蓄电池及控制器,控制器的开关设置于车把上,后轮内车毂里设置有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轮及其相应的固件与车架活动固接,车架下设置有套管A;套管A内可放置耕作机械,耕作机械包括播种器、施肥器、耘锄、封土器、开沟器;车架上可设置便拆卸种子箱及排种器,排种器的拨种轴同轴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后轮轴上的飞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前轮及其相应的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车轮、前叉、前竖管、上管及车把,其中,前叉固定于车轮轴上,上管连接前叉,上管置于前竖管内,车把设置于上管上;与车架活动固接结构是:前竖管后部与车架前端通过丝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轮及其相应的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车轮、前叉、前竖管、上管及车把,与车架活动固接结构是:前竖管后部与车架前端通过轴固定连接,轴指柱状轴或球状轴,在前竖管与车架上另设置有锁扣装置。采用柱状轴固定连接时,柱状轴可以置于车架前端的一侧或下部,两连接板及轴形成活页状,在连接板上另设置有锁扣装置。采用球状轴固定连接时,该轴设置于车架前端的下部,锁扣装置设置于车架前端的上部。
所述的前轮及其相应的固件包括车轮、前叉,与车架活动固接结构是:前叉上端部设置有固定盘,与上管及车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的套管A前部的车架下固定另一套管B,该套管B内可放置支撑轮的连接杆,并通过螺丝固定。支撑轮可以是万向轮。
所述的车把为管套式伸缩结构或折叠结构。
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便拆卸车座,车座及下连接管与车架为活动固接。在耕作时,可拆卸车座。
所述的蓄电池为一整体或分为两部分;蓄电池为一整体时,置于车座后部或前部,特别是后轮附近;蓄电池分为两部分时,前部分置于后轮前部,后部分置于后轮后部。分为两部分可起到平衡作用,便于耕作。
所述的种子箱及排种器可以设置于车架的任何部位;一般围绕车座前后,或后轮前后,如种子箱及排种器置于车座后部或前部或便拆卸车座卸下后的固定车座的部位。
所述的种子箱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正方形,上设置有盖。
所述的播种器或施肥器的上部为连接杆,连接杆下部的一侧为管筒,管筒的上端通过软管连接种子箱及排种器的出种端,管筒的下端设置有开沟铲,开沟铲后部设置封土板。播种器或施肥器可合二为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充分利用电动车资源,将农具与交通工具有机结合为一体,实现播种、施肥及耘锄的机械化。可提高耕作效率,较一般的非动力耕作机械,可提高耕作效率3-5倍。同时解决了由住处到农田的机械运输问题。在农闲时,可作为交通工具正常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在10分钟左右即可拆装完毕,实现由交通工具到耕作机械的转换,因此,其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耕作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之洲,未经于之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2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