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对血浆置换滤过吸附治疗专用连接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2337.7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对 血浆 置换 滤过 吸附 治疗 专用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属于一种用于配对血浆置换滤过吸附治疗的专用连接袋。
背景技术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并被定义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常用的方法有血浆置换、血液(或血浆)吸附、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及上述方法的联合等,更以各种血液净化方法的联合治疗为其发展趋势。血浆吸附常用的设备可采用免疫吸附机,其过程具体为: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将分离出的血浆流入血浆吸附柱(或灌流器)行血浆吸附。血液滤过通常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应用血液滤过器进行。两种血液净化装置都是独立的设备,通常不能够对一位患者同时实施治疗。自2003年国外学者就在尝试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系统—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该系统是将血浆吸附后再进行血液透析滤过,血浆分离器和血液透析滤过器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均为全血实施治疗,这就需要两台设备必须同时运转,其一报警停转,另一随之停运,临床操作十分困难,且体外循环的血容量至少600ml,危重患者往往难以耐受,从而使该技术自2000年提出后至今不能在临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两种净化方法同时进行的配对血浆置换滤过吸附治疗专用连接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配对血浆置换滤过吸附治疗专用连接袋,包括血浆储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储存袋上端分别连接有上导管和上延长管,所述血浆储存袋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下导管和下延长管,所述上导管通过进口接头与血液滤过装置的静脉回路管连接,所述下导管通过出口接头与血液滤过装置的动脉回路管连接,所述上延长管通过透析接头与血液灌流器的输出口连接的,所述下延长管与普通输液管连接。
所述上导管和下导管采用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
所述上导管、下导管、上延长管以及下延长管上都活动套有一个卡夹。
所述连接袋均采用医用PVC制成。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以血浆存储袋为枢纽,使得两种净化装置以并联的形式连接,可以使得两种净化装置同时独立运转,而且又不会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对血浆置换滤过吸附治疗专用连接袋,包括血浆储存袋1,血浆储存袋1是一种专用的血浆储存袋,血浆储存袋1为1000毫升容量,血浆储存袋1上端分别连接有上导管2和上延长管3,血浆储存袋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下导管4和下延长管5,上导管2通过进口接头6可与血液滤过装置的静脉回路管连接,下导管4通过出口接头7可与血液滤过装置的动脉回路管连接,上延长管3通过透析接头8可与血液灌流器的输出口连接,下延长管5与普通输液管连接。上面的进口接头6、出口接头7和透析接头8都采用国家统一标准通用透析用的接头,其锁紧结构可采用螺纹,接头头部锥度可采用6%,连接袋均采用医用PVC制成。上导管2、下导管4、上延长管3以及下延长管5上都活动套有一个卡夹9,卡夹9可采用一般医疗卡夹,通过卡夹卡紧各种导管,使得导管无法通过液体。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
(1)先进行约2个小时的血浆置换,即使用免疫吸附机进行血浆置换,然后将分离后的血浆通过血浆灌流器进入血浆储存袋,血浆储存袋中的血浆一部分与血细胞混合回输体内。
(2)另一部分,通过上下导管和血液滤过装置反复进行血浆滤过。
这样的话,上面的两个血液净化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以血浆存储袋为枢纽,使得两种净化装置以并联的形式连接,可以使得两种净化装置同时独立运转,而且又不会相互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2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折叶块2-ф2.5孔专用夹具
- 下一篇:固定式双列高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