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2443.5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进;李续;张鹏泉;曹晓冬;赵维兵;张波;李柬;刘欣;宋光伟;王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放电 控制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领域的充放电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要分为恒流和恒压两个过程,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显示和指示,实现比较复杂,业界多采用单片微控制器加外围电路实现。生产中涉及可编程器件的烧写,工作可靠性受软件和外围电路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编程器件、高可靠性的双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恒流恒压控制电路、保护电路、指示电路,所述开关电源一路通过恒流恒压控制电路、防倒流二极管D1与保护电路连接,开关电源的另一路分别与指示电路、恒流恒压控制电路连接,恒流恒压控制电路分别与指示电路、保护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电路简单,无编程器件,2、实现恒流恒压方式充电,3、实现短路、过流、欠压保护,4、具有指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流恒压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双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恒流恒压控制电路、保护电路、指示电路,开关电源一路通过恒流恒压控制电路、防倒流二极管D1与保护电路连接,开关电源的另一路分别与指示电路、恒流恒压控制电路连接,恒流恒压控制电路分别与指示电路、保护电路连接。
输入电源为DC9~16V,输入电压给开关电源和指示电路,开关电源中的AO1010I降压模块IC1具有软启动功能,开关电源输出给电池A、B充电并作为恒流恒压控制电路的电源。保护电路从电池A的正极,电池B的正极和电池B的负极取电,即作为其工作电源,又进行两节电池的电压检测,检测到电池欠压或过压时关闭保护电路中的MOS管,停止电池充放电。
开关电源的电路连接为:降压模块IC1的2脚、6脚接电源正,5脚通过电阻R6、电容C2接地,1脚、3脚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及地,4脚接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感L1的一端、电容C3的正极及电源正,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接降压模块IC1的7脚和8脚。
主芯片IC1是AO公司生产的AO1010AI,输入电压范围9~16V,R6(39k)和C2(4700p)构成其内部运放的补偿电路。电阻R7(10k)、电阻R8(800)和三极管Q2构成了开关电源的反馈回路。其中电阻R8和三极管Q2构成了一个可变电阻,具体的阻值由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决定。
所述恒流恒压控制电路连接为:双运算比较器IC2 的1脚接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4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5接双运放比较器IC2的5脚及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双运放比较器IC2的6脚及电源正,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双运放比较器IC2的2脚接电阻R14的一端及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双运放比较器IC2的4脚及地,双运放比较器IC2的3脚接电阻R9的一端。
恒流恒压电路电路的核心器件是BD6550G双运放比较器IC2、它包含了两个运放,一个控制仲裁,一个基准电压(1.210V)。当电池电压小于4.2*2V时,充电电流较大,电流采样电阻R14上有较大电压差,这个电压送到芯片内部的下运放,下运放开始输出。由于此时电流的作用比电压的大,输出仲裁装置会让下运放输出控制开关电源。充电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增大并逐渐接近4.2*2V电压的作用开始增大,输出仲裁装置开始让上运放开始输出,有电压检测结果来控制开关电源。以达到先恒流后恒压充电的过程。
指示电路检测电流采集电阻(此电阻是那个电路中的电阻?请补充)两端电压,当电阻中电流大于0.05A时让红灯亮、小于0.05A时亮绿灯表示电已充满。
电池保护电路实现电池的过压、过流、短路和欠压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2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装置及其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输送机变频集中控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