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窑炉用的流液洞冷却水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2761.1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毓强;曹国荣;方长应;赵仙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6 | 分类号: | C03B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窑炉用 流液洞 冷却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窑炉用的流液洞冷却水包,特别适用于大型玻璃纤维窑炉中流液洞的冷却。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纤维窑炉的流液洞冷却方式普遍采用风冷,或者采用简单的直通式水包进行冷却,风冷法冷却在制作时需要在风管上开孔或者开槽,也有制作成风箱来进行冷却的,这种结构太过复杂,特别是安装在较小的空间里。而直通式水包进行冷却时,水包是采用直管的方式进行通水冷却,首先是用水量大,其次是冷却效率低,再者当水包出现漏水或其它损坏的情况时,由于水包是整体制作安装的,这样水包出现异常情况后必须完全取出来后才能进行维修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流液洞冷却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更换方便的玻璃纤维窑炉用的流液洞冷却水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玻璃纤维窑炉用的流液洞冷却水包,包括水包底部往复来回曲折的方管,所述的方管的四个边角均焊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管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固定水包的支撑架。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架的两侧设有槽钢,所述的槽钢之间通过螺栓焊接有圆管,所述的圆管的下方设有钢板。
进一步,所述的方管和所述的支撑架之间设有绝缘块。
进一步,所述的方管在往复来回曲折的的空隙之间设有加强筋。
使用时,玻璃纤维窑炉流液洞用的耐火材料就直接贴在本实用新型的两侧及底部,使用支撑架对水包进行固定时,流液洞两侧及底部的耐火材料均能较好的与水包相接触,并且能对两侧及底部的耐火材料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水包可以根据需要制造成合适的尺寸,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每片水包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的方便。方管采用反复来回曲折的形式进行安装,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的流速,充分发挥水的冷却作用,提高冷却效率。且方管的空隙之间的加强筋可以更好地固定方管,方管和支撑架之间的绝缘块保护支撑架不受损坏。进水管和出水管是用圆管、弯头制造而成的,焊接在方管的四个边角,并通过丝口与外界辅助设备相连。当玻璃纤维窑炉流液洞开始工作时,水自进水管流入冷却水包,并开始不间断的循环流动,对两侧及底部的耐火材料进行有效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个水包组装并且通过水包上车丝的进出水管与其它辅助设施相连接,在生产流液洞冷却水包时所消耗的原材料较少,生产成本低,制作工序较为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冷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支撑架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侧水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部水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纤维窑炉用的流液洞冷却水包,包括水包底部往复来回曲折的方管1,所述的方管1的四个边角均焊接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管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固定水包的支撑架4。
所述的支撑架4的两侧设有槽钢41,所述的槽钢41之间通过螺栓43焊接有圆管42,所述的圆管42的下方设有钢板44。
所述的方管1和所述的支撑架4之间设有绝缘块5。
所述的方管1在往复来回曲折的的空隙之间设有加强筋11。
使用时,玻璃纤维窑炉流液洞用的耐火材料就直接贴在本实用新型的两侧及底部,使用支撑架4对水包进行固定时,流液洞两侧及底部的耐火材料均能较好的与水包相接触,并且能对两侧及底部的耐火材料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水包可以根据需要制造成合适的尺寸,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每片水包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的方便。方管1采用反复来回曲折的形式进行安装,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的流速,充分发挥水的冷却作用,提高冷却效率。且方管1的空隙之间的加强筋11可以更好地固定方管1,方管1和支撑架4之间的绝缘块5保护支撑架4不受损坏。进水管2和出水管3是用圆管、弯头制造而成的,焊接在方管1的四个边角,并通过丝口与外界辅助设备相连。当玻璃纤维窑炉流液洞开始工作时,水自进水管2流入冷却水包,并开始不间断的循环流动,对两侧及底部的耐火材料进行有效的冷却。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2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轴类用渗碳淬火工装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式沼气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