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动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2860.X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光;张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光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7/32;A4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鞋 | ||
1.一种运动鞋,包括鞋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包括:脚掌段鞋底(52)、足弓段鞋底(53)和鞋跟部鞋底(55),
减震装置(43),设于鞋跟部鞋底(55)的上表面,
作为中底的定型片(42)覆盖在脚掌段鞋底(52)、足弓段鞋底(53)和减震装置(43)上,
所述减震装置(43)包括四个材质为TPU的拱形减震单元,
四个拱形减震单元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鞋跟部鞋底(55)上表面的内外两侧,
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前减震单元底壁(22),所述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两端与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两端连接,
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包括一体成型的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后减震单元底壁(24),所述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两端与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两端连接,
两个波浪形的弹性条(11),分别设置在鞋跟部鞋底(55)的内外两侧,且弹性条(11)覆盖在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和鞋跟部鞋底(55)上表面上,
弹性条(11)的前端位于足弓处,
两个弹性条(11)上表面的外侧均设有折边(12),折边(12)与定型片(42)的侧面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2)上端为波浪形,与弹性条(11)的波浪形状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鞋跟部鞋底(55)的后部向上翘起形成防水段鞋底(56),
鞋跟部鞋底(55)的前部向上翘起形成足弓连接段鞋底(54),
脚掌段鞋底(52)的前部向上翘起形成脚尖防水段鞋底(5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脚尖防水段鞋底 (51)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一凹槽(41)。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前减震单元底壁(22)间形成前侧减震空腔(31);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后减震单元底壁(24)间形成后侧减震空腔(32)。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高度为8~10mm,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高度为8~10mm。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前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1)的高度小于后减震单元拱形顶壁(23)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长度为25~29mm,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长度为25~29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前减震单元底壁(22)的长度小于后减震单元底壁(24)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前侧拱形减震单元(2)和后侧拱形减震单元(3)的宽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光,未经吴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28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仪表板骨架加强板
- 下一篇:车身及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