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子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5461.9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廖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美子 |
主分类号: | F16B2/10 | 分类号: | F16B2/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子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夹子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提供简易、确实组装定位及防止弹性件弹性疲乏的夹子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般常用的夹子1,其主要是包括有第一夹片11、第二夹片12及一弹性件13所组成,其中,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分别成型有夹掣部111、121及按压部112、122,该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呈对合状设置,通过一轴杆2的穿设,并由弹性件3的二开放端31、32上的限位块311、321卡合于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的限位凹槽113、123,如此,按压该按压部112、122,使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以轴杆2为中心而位移,使该夹掣部111、121得以呈分开状,以供物品穿入,放开该按压部112、122,该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受弹性件3的二开放端31、32的弹力而回复(当夹掣部111、121呈分开状时,该二开放端31、32亦同时受限位凹槽113、123的位移而呈受力撑开),而可将物品夹掣于夹掣部111、121中,但如是之结构,却仍存在以下的缺失:
1、该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是呈对合状设置,且通过一轴杆2的穿设,该轴杆2仅是穿设于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间,其并无相互卡结的构造,且其间的弹性件3亦仅是分别卡掣于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的限位凹槽113、123,如此,虽可于第一夹片11、第二夹片12及弹性件3间相互限位,但其按压时,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会呈晃动现象,甚至出现弹性件3与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脱离的状况。
2、该弹性件3的二开放端31、32上的限位块311、321卡合于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的限位凹槽113、123,使得该弹性件3的二开放端31、32常态性受力(即受限位凹槽113、123的压迫),容易造成 其弹性疲乏,进而当按压该按压部112、122,使第一夹片11及第二夹片12以轴杆2为中心而位移时后而回复原位其时,其回位力道不足,而造成二夹掣部111、121因受力不足而无法满足夹掣物品的力道。
实用新型内容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基于其从事家庭用品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鉴于现有夹子的设计,其组装定位不确实及弹性件容易弹性疲乏而造成夹掣力道不足的困扰,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期以提供组装方式及弹性件受力方式皆不同,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由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相对位置设置有限位轴座及限位轴孔,由限位轴座及限位轴孔的相互扣合,而提供简易且确实组装定位的夹子,并由弹性件的二开放端的滑扣槽可分别穿设于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的卡合块,以提供一确实限位及定位,且使该弹性件受限位,而不会与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脱离的夹子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由弹性件的开放端卡合于夹子的按压部,而使该二开放端未受按压时,其二开放端受向内压的常态性受力不大,而无弹性疲乏疑虑的夹子改良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子改良结构,包含有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及一弹性件,其中:第一夹片,其上设置有夹掣部及按压部,而于该第一夹片的近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轴座;第二夹片,其上设置有夹掣部及按压部,而于该第一夹片的近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轴孔;一弹性件,于其二开放端分别穿设于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内。
其中:该第一夹片限位轴座上设置有限位块。
其中:该限位块前端设置成倾斜状的导引段。
其中:该限位轴孔上形成一限位孔。
其中:该限位轴座顶端则形成一成倾斜状的导引槽。
其中:该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近按压部端形成有卡合块。
其中:该弹性件的二开放端末端成型有滑扣槽。
其中:该滑扣槽的前端形成一成倾斜状的导引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相对位置设置有限位轴座及限位轴孔,由限位轴座及限位轴孔的相互扣合,而提供简易且确实组装定位的夹子,并由弹性件二开放端的滑扣槽可分别穿设于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的卡合块内限位,以提供一确实限位及定位,且该弹性件受限位,而不会与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脱离,且该弹性件的开放端卡合于夹子的按压部,而使该二开放端未受按压时,其二开放端受向内压的常态性受力不大,而无弹性疲乏疑虑的夹子改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夹子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美子,未经廖美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5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冲刷防热结构
- 下一篇:具有自保护功能的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