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6631.5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6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夏长春;李源;赵伍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通信、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1350-1850MHz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0002] 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份,为保护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工作精度高,通常要求功率放大器具有频带宽、在特定的频率范围精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稳定性好等特点。
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功率放大器主要沿用传统设计,存在如下问题与不足:
1. 频带宽度不足;
2. 增益步进控制精度差;
3. 故障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功率放大器频带宽度不足、增益步进控制精度差、故障率较高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具有频带宽、功率精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响应时间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的功率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π型衰减器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输入源,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3的输入端,第一级放大器3的输出端连接内部控制衰减器4的第一输入端,内部控制衰减器4的输出端连接外部控制衰减器5的第一输入端,外部控制衰减器5的输出端顺次串接第二级放大器6、第三级放大器7、第四级放大器8和隔离器11后向外部设备完成信号输出;控制芯片9的输入端连接外部控制信号输入源,其输出端一连接内部控制衰减器4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出端二连接外部控制衰减器5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入输出端连接第四级放大器8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存储器10。
本实用新型功率放大器的有益效果:
1.频带宽;
2.功率精度高;
3.工作温度范围宽;
4.响应时间快;
5.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号说明:
2 π型衰减器、3 第一级放大器、4 内部控制衰减器、5 外部控制衰减器、6 第二级放大器、7 第三级放大器、8 第四级放大器、9 控制芯片、10 存储器、11 隔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π型衰减器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输入源,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3的输入端,第一级放大器3的输出端连接内部控制衰减器4的第一输入端,内部控制衰减器4的输出端连接外部控制衰减器5的第一输入端,外部控制衰减器5的输出端顺次串接第二级放大器6、第三级放大器7、第四级放大器8和隔离器11后向外部设备完成信号输出;控制芯片9的输入端连接外部控制信号输入源,其输出端一连接内部控制衰减器4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出端二连接外部控制衰减器5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入输出端连接第四级放大器8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存储器10。
本实用新型的各元器件作用如下:
第一、二、三、四级放大器主要起信号放大作用;内部控制衰减器4用作不同频点的增益校准控制;外部控制衰减器5用作输出功率控制等作用;存储器10用于存储校准的衰减值,控制芯片9用于控制增益、功率、频率等。加入隔离器11的目的在于保护放大器。
外部射频信号经π型衰减器2,由第一级放大器3放大,再由内部控制衰减器4调整信号的衰减幅度,之后经过三级放大器进行放大,以达到精确的控制整个放大器增益的目的。
另一方面,控制芯片9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外部控制信号调整外部控制衰减器5,达到控制本放大器输出功率的目的。
存储器存10存放校准后的功率值,以达到精确输出功率的目的。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具有控制精度高、功率值可精确输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6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中频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级联拓扑变频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