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6668.8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韩树新;刘松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6B3/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龚旻晏 |
地址: | 3100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状态 监测 救援 辅助 信号 远程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工具,随着基础建设的推进,电梯装备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和电梯市场,2008年全国电梯保有量就已超过110万台,中大城市的电梯数量正以高于10%的比例逐年递增。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我国制定了严格的监督管理条例,对电梯的安装、维修、使用、检验及监察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各方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然而,作为一种复杂的频繁运行的机电设备,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依然很大,再加上电梯逐年“老龄化”,进入故障多发期,屡屡有电梯故障停梯和故障困人事故发生。据统计,电梯事故占重大特种设备事故总数的21%,对于运行5~10年的电梯,平均每年发生36.5次机械、电气等一般故障,3.3次冲顶、夹人等对设备和人身安全危害较大的事故。因此,电梯状态远程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保证电梯使用安全的迫切任务之一,电梯远程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为电梯困人时的救援工作提供了帮助。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系统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提高电梯维修和紧急救援的响应速度;为故障排查、疑难故障消除和事故分析认定提供观测资料;在管理上使电梯从被动维修向主动保养转变,从年检时的短暂检验向长期全过程观测转变;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不仅为紧急救援提供帮助,还能为电梯内发生的非法行为提供证据。
目前,电梯状态监测系统,尤其是故障监测系统,得到广泛研究和小范围内的应用。故障监测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的故障监测仪。故障监测仪获取电梯故障信息的一种方式是通过RS232/RS485/RS422接口与电梯主控制器通讯,直接读取电梯的状态数据,这种方式严重依赖电梯品牌,主要被各电梯公司自己采用;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一套独立于电梯控制系统之外的信号采集系统,点对点地获取电梯状态信号,不依赖具体的电梯品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只能通过GSM短信、GPRS网络将监测到的电梯故障信息发送到远程管理平台,甚至仅仅通过CAN总线、485总线将电梯故障信息发送到近程监管中心。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的有效范围相对更小,视频监控主要以楼宇或者小区为中心,通过视频线将信号传输到局域范围内的监测中心,语音对讲主要采用三方对讲或者五方对讲实现。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系统均没有接入到远程管理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从2G时代进入3G时代,终端以10Mbps/100Mbps的带宽接入Internet也已经普及,3G网络和Internet都可以传输相对流畅、清晰的音视频信号。无论是从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城市电梯安全保障角度出发,以城市为单元建立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采用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建立分散在城市各个位置的电梯状态监测仪、救援辅助装置与电梯管理平台之间的稳定数据传输通道,成为提高电梯监管集中度、保障电梯安全使用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RM+DSP双核嵌入式处理器,ARM+DSP双核嵌入式处理器与程序存储器FLASH、数据存储器SDRAM、电源模块控制连接,ARM+DSP双核嵌入式处理器上配合设置分别用于与电梯状态监测仪、电梯管理平台连接的RS232接口、网络通信模块,还配合设置用于与电梯轿厢内的摄像头连接的视屏编码模块、用于与电梯轿厢内的拾音器、扬声器连接的音频编解码模块。
所述的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通信模块为3G模块、Ethernet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电梯状态监测与救援辅助信号远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ARM+DSP双核主控制器与视频编码模块通过I2C总线建立通讯连接,视屏编码模块采用四路视屏信号输入结构,自动适应PAL和NTSC制式的视频信号,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未经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6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