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式压机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7978.1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秋林;任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秋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4 | 分类号: | B30B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卞孜真;胡美珍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式压机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压机的可拆卸式框架,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活动联接机构形成的可拆卸式的压机框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层或多层平板压机,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上压式板式压机和下压式板式压机。压机在张开状态,相邻两块压板的开档尺寸通常称为层间距。一台压机中的开档数,通常称为该压机的层数。2层以上(含2层)的压机,称为多层压机。
如图1所示,上压式板式压机由压机框架1、工作台2、多块压板3、多组液压缸4、液压系统5和电气控制系统6组成。多组液压缸4安装在下横梁122的上部,液压缸柱塞41朝上,柱塞面的中心对准压机上横梁121的中心线,工作台2固定在液压缸柱塞41上,工作台2和上横梁121之间,根据设计的层数需要放置多块压板3。压机张开时,相邻两块压板3之间形成的空档叫开档。开档是用来放置客户要加工的制品。压机工作时,液压缸柱塞41向上推升,推动工作台2上升,压板3也随之从下往上闭合,使放置在压板之间的制品被压制。完成加压任务后,卸压,液压缸柱塞41向下退缩至初始位置。压机呈张开状态。
如图2所示,下压式板式压机也是由压机框架1、工作台2、多块压板3、多组液压缸4、液压系统5和电气控制系统6组成。与上压式压机的区别在于液压缸4安装在上横梁121的下部,液压缸柱塞41朝下,回程液压缸7安装在上横梁组121的上部,回程液压缸柱塞71朝上。液压缸柱塞面的中心对准压机下横梁122的中心线。工作台2固定在液压缸柱塞41上。工作台2和下横梁122之间,根据设计的层数需要放置多块压板3,压机张开时,压板之间有开档。工作时,液压缸柱塞41向下伸出,回程液压缸柱塞71向下退缩。工作台下降,压板3也随之下降。压机闭合,加压。工作结束后,
液压缸4卸压,柱塞41也不再加压,回程液压缸7的柱塞71向上推升,工作台2和压板3随之上升至初始位置。
如图3所示,这种压机框架是由整块厚钢板加工成板框,然后用联结件21、油缸梁20、底座22组合焊接成不可拆卸框架。立柱11和上横梁121、下横梁122组成一体压机板框。由于其尺寸很大,造成运输时超宽超高,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高。另外,使用工厂也很难将这种大尺寸的框架运进车间,有时需要拆除门窗,有时甚至要将屋顶拆除,用吊车将框架运进车间进行安装。因此,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使用工厂对可拆卸框架有强烈的要求。
如图4a和4b所示,可以利用螺栓13将立柱11和上、下横梁121、122连接成框架。但是,在压机工作时,螺栓13会受到很大的剪切应力使得螺栓13很容易被剪断。
如图4c所示,为增强螺栓的剪切应力,中国专利第ZL96247591.2号公开了在上横梁121和下横梁122两端的立柱11的内侧装设定位板14,用定位板14来增大螺栓13的强度。但是,该定位板14需要以焊接的方式安装,焊接的热量会使立柱产生变形从而直接影响到压机精度和所压制的产品的厚薄的偏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包括有抗切应力垫片的活动联接机构使得压机立柱与横梁之间形成可拆卸式联接并可保证压机加工精度的可拆卸式压机框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压机框架由呈横向布置的上、下横梁以及位于所述上、下横梁两端部呈纵向布置的立柱相联接而成并且于上、下横梁与立柱的各联接处形成联接角隅,所述上、下横梁与立柱之间通过活动联接机构形成可拆卸式联接,所述活动联接机构包括有抗拉应力螺栓以及与之相联的螺母和抗切应力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下横梁与立柱相联,其联接处形成有联接面;所述活动联接机构的抗拉应力螺栓横贯所述联接面,而所述抗切应力垫片纵设于所述联接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切应力垫片具有中心通孔,所述抗切应力垫片通过该中心通孔与所述抗拉应力螺栓的外径相配合而与所述抗拉应力螺栓相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于所述横梁与立柱的联接处装设有:与所述抗切应力垫片相配合的分别装设于所述横梁与立柱的凹形窝孔,该凹形窝孔与所述抗拉应力螺栓之间具有间隙用以使所述垫片在受到切应力作用时发生偏转;以及与所述抗拉应力螺栓相配合的螺栓联接通孔,该螺栓联接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抗拉应力螺栓的外径使得所述螺栓联接通孔与抗拉应力螺栓在直径方向留有间隙;所述凹形窝孔的圆心与螺栓联接通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切应力垫片呈以厚度中心线对称而于其纵向两端分别具有凸缘,用以使作用于该垫片上的纵向切应力转化为横向拉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秋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秋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7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