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电容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8324.0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生;李如林;汤小平;张斌;李瑞海;王国利;张福增;马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H01G4/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5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电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电容塔,尤其适用于高海拔下的高电压、大容量输出的直流发生器用电容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提供的电容器无法满足特高压用的高电压、大电流,尤其是缺乏适用高海拔环境的大容量直流装置的电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容量的用于高海拔直流发生器上的组合式电容塔,增加了电容的容量,保证了直流发生器输出的稳定性,使得电源更加坚挺,使其更适用于高海拔下的直流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大容量电容塔,包括底坐、若干层安装有电容器组的托架,若干层电容器组通过串联导电杆连接,所述的电容器组是由左侧电容器和右侧电容器并联组成,每组电容器组托架的四周设有屏蔽环,每只电容器的上下两面均设有均压电阻,同侧、相邻的两只电容器的均压电阻之间设有支柱绝缘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电容塔的上部设有防电晕的顶罩,所述的顶罩与最上层的电容器的均压电阻之间设有支柱绝缘子。
两只电容器并联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电容器组的容量;同时在每两台电容器之间装有用于均压的均压电阻,有效的对电容器组进行局部均压,保证了电容器组在运行状态下不会因为局部电压过高而导致电容器闪烁放电,甚至击穿;每组电容器塔之间采用带有伞唇的绝缘子,增长了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其在高海拔下不会出现因层间爬电过短而发生闪烁;电容器组的托架的四周装有屏蔽环,顶部装有顶罩,这些装置都有效的对电容器塔进行了均压及屏蔽,保证了电容器塔在高海拔下的运行安全,尤其适用于高海拔下的大容量直流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电容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电容塔电容器与均压电阻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电容器组左侧电容器,3为电容器组右侧电容器,4为托架,5为串联导电杆,6为屏蔽环,7为均压电阻,8为支柱绝缘子,9为顶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底座1装于地基上,依次向上叠加支柱绝缘子8、电容器组、支柱绝缘子8,直至顶部,在顶部装有用于在高海拔下防电晕的顶罩9,同时在每组电容器组上装有屏蔽环6,每只电容器2、3的上下两面设有均压电阻7,电容器组通过圆形的串联导电杆5连接。
电容器组采用电容器2和电容器3并联,有效的提高了电容器组的容量,同时在每两台电容器之间装有用于均压的均压电阻,有效的对电容器组进行局部均压,保证了电容器组在运行状态下不会因为局部电压过高而导致电容器闪烁放电,甚至击穿。每组电容器塔之间采用带有伞唇的绝缘子,增长了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其在高海拔下不会出现因层间爬电过短而发生闪烁,同时每组安装电容器组的托架的四周装有屏蔽环,顶部装有顶罩,这些装置都有效的对电容器塔进行了均压及屏蔽,保证了电容器塔在高海拔下的运行安全,尤其适用于高海拔下的大容量直流装置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8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