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囊撑开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8522.7 | 申请日: | 201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7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伟;李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常伟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开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随意调控两撑开掌的弹开幅度,避免弹开过大损伤眼球,并且开合安全迅速的泪囊撑开器。
背景技术:泪囊撑开术是眼科常用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泪囊疾病的方法,用于泪道阻塞、鼻泪管狭窄或梗阻引起的慢性泪囊炎、泪囊肿物等疾病,目前,临床使用的泪囊撑开器,没有设置刻度尺,撑开的幅度不能精确控制,并且撑开掌的开合受尾部撑开螺杆和螺母的控制,开合速度慢,体积过大,过于笨重,需要双手操作,稳定性差,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成功率低,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意调控两撑开掌的弹开幅度,避免弹开过大损伤眼球,并且开合安全迅速的泪囊撑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泪囊撑开器,由两个撑开臂、转轴和V形预紧弹簧构成,两个撑开臂的尾部由带有预紧弹簧的转轴连接在一起,两个撑开臂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与V形预紧弹簧相对应的V形凹槽,V形预紧弹簧的两端抵在V形凹槽内,避免裸露在外面的弹簧尾端划伤术者手部,引起交叉感染,其中一个撑开臂上设有刻度尺,另一个撑开臂上设有固定螺栓,在手术过程中,可将泪囊撑开并固定至合适的精确位置,两个撑开臂的前部设有相对应的两个撑开掌,撑开掌上分别设有三个撑开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随意调控两撑开掌的弹开幅度,避免弹开过大损伤眼球,并且开合安全迅速,是一种理想的泪囊撑开器。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1、撑开臂,2、转轴,3、V形预紧弹簧,4、V形凹槽,5、刻度尺,6、固定螺栓,7、撑开掌,8、撑开爪。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撑开臂1、转轴2和V形预紧弹簧3构成,两个撑开臂1的尾部由带有预紧弹簧3的转轴2连接在一起,两个撑开臂1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与V形预紧弹簧3相对应的V形凹槽4,V形预紧弹簧3的两端抵在V形凹槽4内,其中一个撑开臂上设有刻度尺5,另一个撑开臂上设有固定螺栓6,两个撑开臂1的前部设有相对应的两个撑开掌7,撑开掌7上分别设有三个撑开爪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用撑开爪8支在泪囊缘上,慢慢松开两撑开臂1,结合刻度尺5上显示的刻度将泪囊撑开至合适的幅度,然后用固定螺栓6将两撑开臂1固定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常伟,未经李常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8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生儿培养箱进口缓冲装置
- 下一篇:半固相合成A分子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