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8713.3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清;周祖贵;谢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99Z99/00 | 分类号: | A99Z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开闭 塑胶 三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三板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具体适用于塑胶三板模具顺畅、无损的开闭。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的塑胶三板模具是用塑胶开闭器实现模具开闭功能,参见图1,图1中的塑胶三板模具通过塑胶开闭器11开启和闭合模具,但塑胶开闭器11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磨损或由于调节膨胀度不够而造成塑胶三板模具的流道分型面不能可靠打开,另外,塑胶开闭器11在使用中,如果调节膨胀度过度,则会造成合模不严密或脱料板拉杆12断裂,这些情况会导致模具受到损伤,不仅会产生修模费用,而且严重影响这模具的正常量产。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51179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1月1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板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剥料板,所述的定模固定板上设置有浇入口,所述的定模板的与所述的剥料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浇入口相连通的用于料头浇注成型的料头流道,所述的剥料板上设置有弹性型心,当所述的定模板与所述的剥料板相抵靠时,所述的弹性型心处于克服所述的定模板的压力的被压缩的状态并且所述的弹性型心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的科头流道的壁并与所述的料头流道的内部空间相接触,当所述的定模板与所述的剥料板相脱离时,所述的弹性型心至少恢复部分压缩量。虽然该实用新型在完成注塑后料头能够从剥料板上自动脱落,缩短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其开启和闭合所使用的塑胶开闭器与脱料板拉杆均位于模具内部,不仅结构复杂、安装难度较高,而且在使用中,不仅会由于调节膨胀度不够而发生塑胶三板模具的流道分型面不能可靠打开的情况,而且会由于调节膨胀度过度而造成合模不严密、脱料板拉杆断裂的情况,进而增加使用费用,严重影响模具的正常量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难度较高、需要调节膨胀度、易磨损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难度较低、不需要调节膨胀度、不易磨损的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包括母模固定板、公模固定板以及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母模结构与公模结构,所述母模固定板与母模结构之间设置有脱料板,公模固定板与公模结构之间设置有顶出系统,且在母模固定板、公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导柱;所述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还包括外置式金属开闭器与外置式脱料板拉杆,外置式金属开闭器的一端与母模固定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模脚相连接,外置式脱料板拉杆的一端与脱料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模脚相连接。
所述外置式金属开闭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开闭器拉板、开闭器行程压板与开闭器行程挡块,所述开闭器拉板的内部设置有相互垂直的开闭器竖槽与开闭器横槽,开闭器竖槽内套装有开闭器行程压板,开闭器横槽内设置有开闭器行程挡块。
所述外置式脱料板拉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拉杆部与定位部,拉杆部上设置有与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定位部为T型圆柱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中的开闭器和脱料板拉杆均设置于模具的外部,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降低了安装难度,此外,在使用中,由于不在需要调节调节膨胀度,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膨胀度调节不够或过高而造成的流道分型面不能可靠打开或合模不严密、脱料板拉杆断裂的情况,安全性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安装难度较低,而且不需要调节膨胀度、不易磨损。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开闭的塑胶三板模具中的开闭器和脱料板拉杆均设置于模具的外部,该种设计不仅避免了流道分型面不能可靠打开或合模不严密、脱料板拉杆断裂的情况,而且使得脱料板拉杆不易断裂,即使损坏,维修也极其容易,降低了使用费用,此外,简化的模具结构有利于模具保持较好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不易损坏、易维修、使用费用较低,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外置式金属开闭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外置式脱料板拉杆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流道分型面分开时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在流道分型面分开时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脱料板分型面分开时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在脱料板分型面分开时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产品分型面分开时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8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