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门型构架的串联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9109.2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项力恒;胡明;王黎彦;张玉明;谭海龙;康鹏;贾鹏;应捷;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构架 串联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设备领域,涉及一种串联补偿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用门型构架,进出线均为水平排列的串联补偿装置配电装置,特别是将各相串联补偿装置分相直接布置在导线正下方的配电装置布置型式。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内大量500kV、750kV及1000kV变电站陆续建设投运,电网的输送容量和稳定型水平也在经受着严峻考验,为解决此问题,部分线路需装设串联补偿装置,根据系统情况,该串补装置可与变电站合建或单独设置串补站,按照目前串联补偿装置的常规布置方式(立环布置或平环布置),一般均采用支柱绝缘子将三相导线进行过渡,在导线正下方并排布置三相串联补偿装置(对应于立环布置),或在导线一侧同时并排布置三相串联补偿装置,占地指标均较大,而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变得日益宝贵,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同时,常规串联补偿装置的布置方式难以解决同一回路各相之间的交错布置问题,不利于运行检修。因此,有必要对串联补偿装置的布置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当串补装置区域占地面积有限制,常规布置方式难以满足占地要求时,如何合理优化串补布置方案,满足占地指标,节约征地费用;常规串补装置同一回路各相之间交错布置,不利于运行检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满足运行单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一种在配电装置内采用门型构架,进出线均为水平排列,将各相串联补偿装置分相布置在导线正下方的新型设计结构。
一种采用门型构架的串联补偿系统,该系统包括串联补偿装置本体、进出线构架、导线和绝缘子串;所述串联补偿装置本体分相设置在导线正下方,进出线构架均采用门型构架,进出线水平排列。
所述配电装置包括串联补偿装置本体、进出线构架、导线、绝缘子串、其他敞开式设备。
进出线均采用门型构架,进出线水平排列,将串补装置分相布置在导线正下方,安装串补装置的相线空中无导线。
所述串联补偿装置本体包括串联电容器、避雷器、放电间隙、旁路断路器、辅助断路器、阻尼元件、辅助设备、绝缘平台。
所述其他敞开式设备包括避雷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
所述串联补偿装置本体旁设置有避雷器、隔离开关和电压互感器。
所述绝缘平台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配电装置安装串补装置的相线空中无导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结构予以实现的:
一种在配电装置内采用门型构架,进出线均为水平排列,将各相串联补偿装置分相布置在导线正下方的新型设计结构,所述串联补偿装置采用了门型构架,进出线各相导线均为水平排列,将各相串联补偿装置分相布置在导线正下方,安装串补装置的相线空中无导线。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串补装置布置线路下方,可大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征地费用,节约土地资源;
2、串补装置分相布置后,避免了各相串补平台交错布置,为各线路之间、线路与串补之间的正常运行维护、检修创造了有利条件,每回线路串补或线路的检修维护均不影响到本回线路或另一回线路的正常运行;
3、安装串补装置的相线空中无导线,节约了导线和金具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接线示意图。图中:1、导线;2、串联补偿装置本体;3、隔离开关;4、避雷器;5、电压互感器;6、隔离开关;7、隔离开关。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装置平面示意图。图中:1、导线;2、串联补偿装置本体;3、隔离开关;4、避雷器;5、电压互感器;6、隔离开关;7、隔离开关。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装置断面示意图。图中:1、导线;2、串联补偿装置本体;4、避雷器;6、隔离开关;7、隔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2、3,一种在配电装置内采用门型构架,进出线均为水平排列,将各相串联补偿装置分相布置在导线正下方的新型设计结构如图1~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设计布置方式将各相串联补偿装置分相布置在导线正下方,各相串补装置互相不交错,设备安装检修更为方便,同时节约了大量占地,节约了导线和金具,较常规串联补偿装置布置方案有了非常大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9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叶采摘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航海导航雷达专用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