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币与纸币自动分离的储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9350.5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达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达真 |
主分类号: | A45C1/06 | 分类号: | A45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纸币 自动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钱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自动将硬币和纸币分离开的储钱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会随身携带适量钱币以备不时之需,每个人的个人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欢将钱币存放在皮夹里,也有人喜欢将钱币存放在衣服或裤子袋里,也有人喜欢将钱币存放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包包里,但不管存放在那种储钱装置里,基本上都喜欢将硬币和纸币混放在一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发现这些储钱装置都存在着一些不方便之处,例如,取钱时会有硬币随纸币带出掉到地上,而有时需要用到硬币时却又一下子找不到,更有意思的是每个人对自己储钱装置里究竟有多少硬币基本上是不清楚的,需要时只是找找看,究竟有没有心里没底;如果储钱装置为皮夹的话,硬币与纸币不规则混放又经常会造成皮夹不能顺利合拢。
中国专利局在2010年6月30日公开的一份CN201515771U号文献,该文献名称为《新式皮夹》,文献所述的一种新式皮夹,包括包体,包体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在长边中线处对折,包体内部中线处活动连接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夹层,夹层内部和隔板边缘设有磁铁,包体内部一侧上端设有钥匙挂环,下端设有磁铁,包体另一端设有拉链封闭的夹层,包体边缘通过按扣闭合。这种新式皮夹在夹层中设置磁铁只是解决了硬币或钥匙的晃动问题,但由于磁铁对硬币的吸附力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阻止人们取钱时藏在纸币中的硬币掉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币与纸币自动分离的储钱装置,使人们在取用纸币或硬币都十分方便,并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少硬币。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币与纸币自动分离的储钱装置,包括储钱体,所述储钱体的一侧面体分为上侧面体和下侧面体,上侧面体与储钱体相对的另一侧面体之间设有连接体。在上侧面体和储钱体相对的另一侧面体之间设连接体,将储钱体分隔为上储钱体和下储钱体,连接体可以阻止纸币滑入下储钱体中,而硬币却可以顺利滑入下储钱体中,这样就实现了纸币与硬币的自动分离;将储钱体的一侧面体分为上侧面体和下侧面体,以便在上侧面体的下沿与下侧面体上沿之间设置硬币取钱口,方便取用硬币或确认硬币的数额。
所述连接体数量至少为两个,连接体相互之间的距离大于硬币的直径,而又小于纸币的长度。这样使得所设的连接体可以有效地将纸币与硬币分离。
所述上侧面体与下侧面体上沿之间设有联接装置。这样既可以阻止硬币掉到下储钱体外面,也方便取用硬币。
所述上侧面体的下沿不高于下侧面体的上沿,上侧面体的下沿位于下侧面体上沿的里侧。以便引导硬币顺利滑入下储钱体中,而不会掉到地上。
所述连接体低于下侧面体的上沿。这样连接体可以采用简单结构,降低成本,不会影响储钱装置的美观。如果连接体高于下侧面体的上沿,连接体暴露在人们视线中的部分就需要设为装饰品以便增加美感。
所述联接装置为拉链,拉链的一边与上侧面体固定连接,拉链的另一边与下侧面体的上沿固定连接。使得上侧面体与下侧面体上沿之间的连接可靠,取用硬币方便。
所述联接装置是在上侧面体设置柔性的磁性材料和在下侧面体的上沿设置可被磁性材料吸附的柔性材料,上侧面体和下侧面体的上沿可吸附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借助外力分开。当然也可以在上侧面体设置柔性的磁性材料,在下侧面体的上沿设置可被磁性材料吸附的柔性材料,这样可以使得上侧面体与下侧面体上沿之间的连接可靠,取用硬币更加方便。
所述联接装置是在上侧面体设置雌扣条,在下侧面体的上沿设置雄扣条,上侧面体和下侧面体的上沿可粘接在一起,也可以借助外力分开。当然也可以在上侧面体设置雄扣条,在下侧面体的上沿设置雌扣条。这样使得上侧面体与下侧面体上沿之间的连接可靠,取用硬币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上侧面体和储钱体相对的另一侧面体之间设有连接体,使得纸币与硬币可以自动分离,取用纸币时,不会将硬币带出而掉到地上;
2、由于上侧面体与下侧面体上沿之间设有联接装置,使得取用硬币十分方便,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少硬币;
3、如果储钱装置为皮夹的话,由于纸币与硬币自动分离,使得皮夹可以顺利合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B-B剖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达真,未经黄达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9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预算用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