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游憩型航道护坡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610208.2 申请日: 2010-11-16
公开(公告)号: CN201865082U 公开(公告)日: 2011-06-15
发明(设计)人: 李冬林;金雅琴;王磊;丁晶晶;芮雯奕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2B3/12 分类号: E02B3/12;E02B5/02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肖明芳
地址: 21115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态 游憩 航道 护坡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游憩型航道护坡结构,属于航道整治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宽度、净空高度和弯曲半径,能供船艇安全航行的水域。航道是交通水运的基础设施,可分为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运河)。护坡位居航道的两岸,是航道水体与坡面连接的区域,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护坡一方面对稳固河岸,防止水土流失,确保行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具有减轻水体污染、削风减浪、美化航道环境、丰富航道景观、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年久失修,航道护坡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护坡遭受侵蚀,自然植被退化,水体污染加剧,通航等级降低,严重影响通航安全和河岸景观。因此,航道护坡的提升改造与环境整治是我国交通水运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主要考虑船行波冲刷、船舶碰撞等对护坡的影响,结构形式多为硬质刚性结构,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结构、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结构等。这些类型的护坡在固土防蚀、保持水土方面具有明显作用,但具有形式单一,成本高昂、景观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更重要的是土水分离切断了河流与岸坡之间的物质交流,不利于水岸动植物物种的保护。而目前存在的纯自然式的植物护坡结构由于植物种类缺乏筛选,吸污削浪功能有限,抗蚀护堤效果不理想,景观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游憩型航道护坡结构,实现航道整治的生态、经济、美观、多能,并满足周边居民的亲水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游憩型航道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的高水位以下设挺水植物削浪区,高水位上方设依水观景区,在依水景观区的远水一侧设有生态护堤区;

其中,所述的挺水植物削浪区内种植挺水植物,种植方式采用宽幅密植;

其中,所述的依水观景区为一平台结构,其近水一侧种植湿生木本植物,湿生木本植物下层种植湿生灌木,远水一侧种植垂直绿化植物建设绿化墙,平台中间设有生态透水砖;

其中,所述的生态护堤区内,近水一侧设有生态护墙,该生态护墙采用毛石砌筑而成,远水一侧种植隔音林带,生态护堤区可满足夏季防洪和减噪护堤要求。

其中,所述的挺水植物为芦苇、芦竹或香蒲。

其中,所述的挺水植物削浪区近水一侧抛石点缀。

其中,所述的湿生木本植物为垂柳、枫杨、乌桕或落羽杉。

其中,所述的湿生灌木为海桐、金丝桃、红花绣线菊或金叶女贞。

其中,所述的垂直绿化植物为夹竹桃和珊瑚树、云南黄素馨、五叶地锦、凌霄、中华常春藤、络石或薜荔。

其中,依水观景区内,湿生木本植物外侧,设有防护栏,主要起游赏防护作用。

其中,湿生木本植物下设置树池,树池内种植湿生灌木。

其中,所述的隔音林带种植阔叶木本植物,选择大叶榉、枫杨、落羽杉、水杉、杜英、大叶樟、三角枫或乌桕。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游憩型航道护坡结构是根据多年的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其核心是一改过去一味地追求堤防坚固的片面结构,强调了植物对水体保护和微环境改善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土壤、水体物质交流的客观性与必要性。将生态学和景观园林理念引入航道整治工程,以吸污、耐水、削浪、固土能力强,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湿生植物作为主要护坡材料。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地组合与配置,辅以必要的土木工程措施,实现航道整治的生态、经济、美观、多能,并满足周边居民的亲水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态游憩型航道护坡的优点在于:

(1)提供动植物和微生物适宜的生存空间,有利于维持航道护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有利于发挥植物对各种污染物的吸滞、过滤功能,有效地减轻水体及岸坡土壤污染。

(3)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枝叶的削浪作用,有效地减轻风浪,确保航道行船安全。

(4)融入景观园林意念,构建充满生命特征的绿色空间,满足周边居民亲水需求。

(5)植物护坡与工程措施完美结合,既体现生态理念又确保航道水运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护坡结构设计示意图。

图2为隔音林带种植图式。

图3为依水观景区木质护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0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