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作业现场抓管机运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0985.7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祥;吕晓平;涂阿朋;陶梦蛟;尤凌云;李俊新;董绪乐;王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作业 现场 机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现场抓管机使用的运移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钻井作业现场抓管机运移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作业现场属于典型的野外作业现场,由于受到野外环境条件的限制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搬家作业和正常生产中用车非常不便,在小件物品搬运、废物垃圾转移、废水废泥浆转运等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人工搬运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其他正常工作的开展。钻井作业现场有抓管机,但目前现有的抓管机的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抓管机的前端有主叉和指叉,主叉位于下方,主叉的叉尖水平向前,指叉位于上方,指叉的叉尖由液压缸控制能够向下方转动并与主叉的叉尖扣合,抓取管件等重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井作业现场抓管机运移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钻井作业现场人工搬运物品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钻井作业现场抓管机运移装置,包括运移斗,运移斗的下部左右两边分别有左主叉套腔和右主叉套腔,运移斗的前部左右两边分别有左指叉固定孔和右指叉固定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运移斗可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左卡套和右卡套;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分别与底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分别与后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卡套和右卡套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部和右部,左卡套和右卡套的内部分别有左主叉套腔和右主叉套腔,左卡套和右卡套的前部上端分别有左指叉固定孔和右指叉固定孔。
上述底板的的前端可有刃口。
上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可有盖板,盖板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盖板的后部与后板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左卡套和右卡套的截面可为矩形或圆形,左卡套和右卡套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后板上对应左卡套和右卡套后端开口的位置分别有左叉口和右叉口,左卡套和右卡套的前端分别有左端盖和右端盖。
上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可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上述左主叉套腔和右主叉套腔内可分别固定安装有抓管机的左主叉和右主叉,左指叉固定孔和右指叉固定孔内分别固定安装有抓管机的左指叉和右指叉,左主叉、右主叉、左指叉和右指叉安装在抓管机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将运移斗装卡在抓管机的主叉和指叉上,利用抓管机工作臂带动运移斗铲起或运输重物,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一机多用,具有易于制造、方便经济、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左主叉套腔,2为右主叉套腔,3为左指叉固定孔,4为右指叉固定孔,5为盖板,6为底板,7为左侧板,8为右侧板,9为后板,10为左卡套,11为右卡套,12为刃口,13为左叉口,14为右叉口,15为左端盖,16为右端盖,17为右主叉,18为右指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钻井作业现场抓管机运移装置包括运移斗,运移斗的下部左右两边分别有左主叉套腔1和右主叉套腔2,运移斗的前部左右两边分别有左指叉固定孔3和右指叉固定孔4。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抓管机的车头所朝的方向来确定的。通过将抓管机的主叉套装到左主叉套腔1和右主叉套腔2内,将抓管机的指叉叉尖分别扣入左指叉固定孔3和右指叉固定孔4内,来带动运移斗进行重物或液体的铲取或运输。运移斗可以使用废旧钢板制造,以降低成本。注意保证使左主叉套腔1和右主叉套腔2的中心距与抓管机左右主叉的中心距相匹配,而左指叉固定孔3和右指叉固定孔4的间距与抓管机左右指叉的间距相匹配。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0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的系统及其建立方法
- 下一篇:批量派工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