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扔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1152.2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西斯·索罗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朗西斯·索罗古德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特强;黄艳 |
地址: | 英国艾***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扔掷 装置 | ||
1.一种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2),具有近端和远端;
手柄工具(3),位于接近所述杆的所述近端的位置处;以及
抓持工具(4),位于接近所述杆的所述远端的位置处,所述抓持工具适于接纳并可释放地抓持板球;并且
其中所述抓持工具具有用于容纳板球的缝线的通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工具(4)呈杯状物的形式;所述杯状物具有适合允许接纳板球并从所述杯状物释放板球的开口(5)和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基部(6),并且所述杯状物具有适合于接纳板球以及可释放地抓持板球的内部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物(4)基本呈半球形,并且所具有的内径介于约70mm到7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纳板球的缝线的通道(7)所具有的宽度介于约5mm到10mm之间,并且所具有的深度介于约1mm到6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物(4)包括至少两个叶状物(8a,8b;9a,9b),所述至少两个叶状物(8a,8b;9a,9b)沿循所述杯状物的圆周从所述杯状物(4)的中点围绕球体圆周延伸约80mm到9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球扔掷装置具有一对上叶状物(8a;9a)和一对下叶状物(8b;9b),其中每对叶状物中的各叶状物分隔开,以限定用于接收板球的缝线的通道(7)的至少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物(4)包括左壳体(9)和右壳体(8)以及位于所述左壳体(9)与所述右壳体(8)之间的隔离件区段(10),每个壳体具有形成为限定局部球体的上叶状物(8a;9a)和下叶状物(8b;9b);其中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被设置为形成基本呈半球形的杯状物,所述杯状物具有通过所述壳体之间 的所述隔离件区段的对称轴线;以及其中所述隔离件区段被成形为限定用于容纳板球的缝线的通道(11),并进一步适合于将相应的上叶状物和下叶状物分隔开,以便在相应的上叶状物与下叶状物之间维持间隙(7),所述间隙的尺寸被设计为能够容纳板球的缝线。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纳板球的缝线的所述通道或间隙(7)与所述杆(2)的纵向轴线轴向对齐。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2)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2)具有前侧(2a)和后侧(2b),并具有向后约3°至4°的弯曲度(x),该弯曲度以通过所述杆的近端的纵向轴线(b)与通过所述杆的远端的纵向轴线(c)之间的角度进行测量。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2)的从所述手柄工具的顶部到所述抓持工具的底部的长度为约30cm至40cm。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物(4)和杆(2)被设置成,使得通过所述杯状物的所述开口(5)的中心的轴线(a)与所述杆的远端的纵向轴线(c)之间的角度为约85°到95°;和/或其中所述杯状物(4)、杆(2)和手柄工具(3)被设置成,使得通过所述杯状物的所述开口(5)的中心的轴线(a)与通过所述手柄工具的所述杆的近端的纵向轴线(b)之间的角度为约90°到100°。
13.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2)和所述抓持工具或杯状物(4)包括具有约2000MPa到3000MPa之间的挠曲模量和/或约40MPa到90MPa之间的挠曲强度的弹性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球扔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工具或杯状物(4)以如下所述的力来抓持板球:介于约20N到50N之间的力、或者介于约18N到30N之间的力、或者介于约40N到55N之间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朗西斯·索罗古德,未经弗朗西斯·索罗古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1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