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铜板边角料的铜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1346.2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锋;徐树民;刘朋波;考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08;C25C1/12;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板 边角料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覆铜板边角料的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覆铜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覆铜板边角料,这些边角料上粘附一部分铜箔,现有的覆铜板边角料有2个处理技术:一是化学处理,包括酸洗、溶蚀等;二是物理机械处理,包括粉碎和分选,如果采用传统的浸泡法酸洗、溶蚀,由于覆铜板边角料比较薄(0.3-0.8mm),浸泡时特别容易贴合在一起,溶剂进不了覆铜板边角料贴合处,覆铜板边角料上的铜箔就无法溶解,有时浸泡24小时还是无法将覆铜板边角料上的铜箔完全溶解掉,所以现化学处理法很少采用。目前,国际上推行的物理方法,对于粉碎技术的要求很高,当粉碎粒度达到0.6nm或80目以上时,静电分选或是风选基本上可以达到99%的解离回收。而国内废电路板粉碎设备的破碎粒度为0.1~0.3mm,其回收率只能达到90-95%,并且操作难度大,粉尘污染重,设备损耗快,噪音大、耗能多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粉尘污染小、减小设备损耗、噪音小、耗能少的覆铜板边角料的铜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覆铜板边角料的铜回收装置,由驱动系统(1)、溶铜槽(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系统(1)通过轴承座(2)连接主轴(3),主轴(3)两端连接滚筒(4),滚筒(4)的外端连接不锈钢丝(13),在溶铜槽(11)的上端固定连接引风管(6),在其侧面的上端连接喷淋管(7),在主轴(3)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8)连接压缩空气管(9),在喷淋管(7)一面的下端连接压缩空气管(9),压缩空气管(9)、主轴(3)上有布风器(10)。
本实用新型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溶铜槽(11)上连接加料口(5),主轴(3)为空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驱动系统(1)通过轴承座(2)连接主轴(3),主轴(3)两端连接滚筒(4),滚筒(4)的外端连接不锈钢丝(13),在溶铜槽(11)的上端固定连接引风管(6),在其侧面的上端连接喷淋管(7),在主轴(3)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8)连接压缩空气管(9),在喷淋管(7)一面的下端连接压缩空气管(9),压缩空气管(9)、主轴(3)上有布风器(10)的结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粉尘污染小、减小设备损耗、噪音小、耗能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驱动系统2、轴承座3、主轴4、滚筒5、加料口6、引风管7、喷淋管8、旋转接头9、压缩空气管10、布风器11、溶铜槽12、排污管13、不锈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驱动系统1通过轴承座2连接主轴3,主轴3为空心,主轴3两端连接滚筒4,滚筒4的外端连接不锈钢丝13,在溶铜槽11的上端固定连接引风管6,在其侧面的上端连接喷淋管7,在主轴3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8连接压缩空气管9,在喷淋管7一面的下端连接压缩空气管9,压缩空气管(9)、主轴3上有布风器10,溶铜槽11上连接加料口5。
使用时,首先在溶铜槽内配置适量电解液,软水+硫酸,硫酸浓度180g-200g/L,升温至70℃,再在滚筒内加入覆铜板边角料,约占滚筒内空间的2/3,吊装入溶铜槽内,盖上酸雾罩,开启外部循环泵,喷淋管开始喷淋电解液,电解液经滚筒进入溶铜槽,溶铜槽满后经溢流口流向电解系统,再经过电解系统处理后进入循环泵进口,开始循环。开启滚筒驱动系统(1),由齿轮(2)带动滚筒(4)在溶铜槽内旋转,溶铜开始,因为旋转过程中覆铜板边角料在滚筒内不停的滚动,所以就不会存在死角,溶解迅速而彻底。开启压缩空气(9),由布风器(10)和滚筒主轴(3)上连接的旋转接头(8)进入溶铜槽(11)内开启外部引风机,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酸汽经引风管(6)至酸雾净化塔中和后排放,保护环境。当系统内硫酸浓度降至80g-100g/L,铜含量在60-70g/L时就可直接经电解系统进行提取电解铜。提铜完毕后的电解液硫酸浓度将再度升高,铜含量下降,然后再到溶铜槽内(11)进行覆铜板边角料除铜,如此反复循环,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废水高效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镀漂洗水浓缩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