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1621.0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元;梁曦彬;李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粗四氯化钛生产过程产生的含TiCl4和Cl2的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尾气吸收塔有喷淋塔、填料塔、混合塔、泡罩塔等,从大多数企业的使用情况来看,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气液接触不充分,吸收效率低,喷嘴易堵塞,液体分布不均和气体短路现象,影响吸收效果。
对于生产粗四氯化钛产生的含氯尾气,现有的尾气处理系统为两级水喷淋洗涤塔和两级石灰乳液喷淋洗涤塔的联合处理系统。在喷淋吸收过程中,由于尾气中含有较多的TiCl4,在水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循环吸收液温度逐渐升高,造成系统漏气,吸收效率下降,尾气处理不达标,同时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增加了废水处理的压力成本。
此外,在用金红石或高钛渣生产粗四氯化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TiCl4和Cl2等有害杂质的尾气,采用传统的吸收方法进行处理,由于尾气中的TiCl4水解后产生大量的HCl,使得排出的尾气中含有较高的HCl,难以满足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因为洗涤产生的酸性废水含有较多的杂质颗粒而无法回收利用,需配置相应的过滤装置或需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给后续污水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四氯化钛生产过程产生的含TiCl4和Cl2的尾气吸收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依次包括一级湍冲吸收塔、二级湍冲吸收塔、填料吸收塔、脱氯塔、三级湍冲吸收塔和四级湍冲吸收塔,所述一级湍冲吸收塔、二级湍冲吸收塔、填料吸收塔、脱氯塔、三级湍冲吸收塔和四级湍冲吸收塔循环液回路上均安装有泵。其中,
所述一级湍冲吸收塔的顶部出气口连接所述二级湍冲吸收塔的进气管道,所述二级湍冲吸收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填料吸收塔的进气口,所述填料吸收塔和所述脱氯塔顶部的出气口均连接到所述三级湍冲吸收塔的进气管,所述三级湍冲吸收塔的出气口连接到所述四级湍冲吸收塔的进气管;
所述一级湍冲吸收塔和二级湍冲吸收塔共用一台盐酸循环沉降槽,所述填料吸收塔的循环回路上旁接一个盐酸储槽,该盐酸储槽安装在所述脱氯塔的循环液回路上,所述四级湍冲吸收塔的循环液回路上旁接一个配碱槽。
根据上述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湍冲吸收塔、二级湍冲吸收塔、填料吸收塔和三级湍冲吸收塔的循环液回路上均安装有换热器。
根据上述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湍冲吸收塔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接到风机进气口上。
根据上述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湍冲吸收塔和四级湍冲吸收塔内安装有捕沫器。
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吸收装置能够吸收含TiCl4、Cl2等有害杂质烟气,将生产粗四氯化钛过程产生的尾气中有害杂质成份进行充分的吸收,使之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的Ⅱ类标准,并产出能够回收利用的稀盐酸,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吸收装置依次包括一级湍冲吸收塔1、二级湍冲吸收塔2、填料吸收塔3、脱氯塔4、三级湍冲吸收塔5和四级湍冲吸收塔6,一级湍冲吸收塔1、二级湍冲吸收塔2、填料吸收塔3、脱氯塔4、三级湍冲吸收塔5和四级湍冲吸收塔6的循环液回路上均安装有泵12。其中,一级湍冲吸收塔1的顶部出气口连接二级湍冲吸收塔2的进气管道,二级湍冲吸收塔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填料吸收塔3的进气口,填料吸收塔3和脱氯塔4顶部的出气口均连接到三级湍冲吸收塔5的进气管,三级湍冲吸收塔5的出气口连接到四级湍冲吸收塔6的进气管;一级湍冲吸收塔1和二级湍冲吸收塔2共用一台盐酸循环沉降槽8,填料吸收塔3的循环回路上旁接一个盐酸储槽9,盐酸储槽9安装在脱氯塔4的循环液回路上,四级湍冲吸收塔6的循环液回路上旁接一个配碱槽10。
一级湍冲吸收塔1、二级湍冲吸收塔2、填料吸收塔3、三级湍冲吸收塔5的循环液回路上均安装有换热器11。四级湍冲吸收塔6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接到风机7进气口上。二级湍冲吸收塔2和四级湍冲吸收塔6内安装有捕沫器13。
下面结合图1,对该尾气吸收装置的工作流程做出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阀按钮连接装置
- 下一篇:小儿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