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污泥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2563.3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8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安;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污泥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尤其是涉及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沉淀池,属于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法由于处理成本低,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活性污泥的沉淀、浓缩和回流受到扰动后会上浮,影响了沉淀池的出水。因此,沉淀池的沉淀和浓缩、回流效果是在污水处理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沉淀池是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关键构筑物之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后,和污水一同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池的沉淀,浓缩后部分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回流污泥的方式主要依靠水泵进行提升回流。沉淀、浓缩、回流污泥效果直接影响了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的运行。
现有常用的沉淀池主要有三种,一种为竖流式沉淀池,此种类型的沉淀池主要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存在水深高,容量较小,对于冲击负荷和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差,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等缺点。一种为平流式沉淀池,此种类型的沉淀池存在这配水不均匀,排泥操作量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另一种为辐流式沉淀池,此种类型的沉淀池存在着机械设备在水下,易腐蚀,且设备刮板与池底的间距的大小决定了污泥浓缩和刮泥的效果,对于施工的质量要求很高。实际运行资料表明,三种沉淀池均存在悬浮物的去除率不高,去除率一般只有50%~60%。因此,结合三种沉淀池的优点对现有沉淀池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机械设备、浓缩和回流效果好、悬浮物去除效率高的一种活性污泥沉淀池。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污泥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池体、进水区、出水区、排泥口、沉淀区、积泥区,所述沉淀区和出水区分为两端,呈“L”型布置,沉淀区设置一与水平方向呈60~70度的斜板,沉淀区与水平呈60~75度设置,沉淀区与积泥区的泥斗相连,进水区与泥斗呈偏心布置,进水区设置有喇叭口,出水区有出水堰和出水管道。
所述出水堰为齿形出水堰,出水堰上设置挡板。
所述积泥区的泥斗为锥形泥斗,泥斗与水平呈75~89度设置,泥斗内四周布置有排泥管道,排泥位置在泥斗上部。
所述积泥区泥斗中心位置设置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距离池底距离在200mm~10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竖流式沉淀池和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沉淀区的面积大大超过了进水区的面积,沉淀流速大大减缓,沉淀时间较长,有利于悬浮物的沉淀。带有一定倾角的沉淀区和设置的斜板,对污泥的浓缩起了较大的作用,在气提动力的作用下回流,确保了浓缩和回流的连续性,不需要机械设备刮泥浓缩,也不需要水泵等设备进行提升回流。四周布置的排泥管道在气提动力的作用下,可以正常排泥不留死角,避免了死角的污泥厌氧消化上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悬浮物去除效率高、不需要机械设备,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是,1是进水管道,2是排泥管道,3是沉淀区,4是积泥区,5是出水堰,6是回流管道,7是进水区,8是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沉淀池池体、进水区7、出水区、排泥管道2、回流管道6,沉淀区和出水区分为两端,呈“L”型布置,沉淀区设置与水平方向呈60~70度的斜板,用以增大沉淀面积,沉淀区与水平呈60~75度设置,沉淀区与积泥区泥斗相连。出水区有两个,布置在“L”型的两端,每个出水区包括出水管道8和出水堰5,出水堰采用齿形出水堰,出水堰上设置污泥和浮渣挡板。污泥浮渣通过出水区的浮渣口排除。进水区7与泥斗呈偏心布置,设置一进水喇叭口,污水呈辐射状进入沉淀区。积泥区为锥形泥斗,泥斗与水平呈75~89度设置,泥斗内设置排泥管道2,排泥管道呈四周布置,排泥位置在泥斗上部,采用气提排泥的方式。在泥斗中心位置设置回流管道6,污泥管道距离池底距离200mm~1000mm之间。
工作过程:活性污泥和污水从进水管道1中进入沉淀池池体,从图2中的进水区7的喇叭口呈辐射状进入沉淀区3,活性污泥在沉淀区3中的斜板作用下,活性污泥在流速变缓的情况下下沉,由于沉淀区底部与水平呈60~75度角,污泥下滑至积泥区4,积泥区通过四周布管,在气提的动力下利用排泥管道2排除。污泥回流通过气提,利用回流管道6回流至活性污泥工艺单元。经过泥水分离后的污水经过出水堰5和进入下一个处理流程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气提动力可来自于鼓风曝气的风管或者空压机。需要的气量根据需要处理的污水量来决定,需要气提深度可根据运行需要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2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妆品组合物
- 下一篇:机械CPR系统的智能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