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盛钢桶下水口刮渣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2876.9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芳;谭锦林;秦世民;陈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盛钢桶下 水口 刮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渣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炼钢设备中的盛钢桶下水口刮渣器。
背景技术
盛钢桶是炼钢厂的重要设备,是钢水从炼钢炉到铸机全过程的承载容器。在连铸工艺里,当钢水在盛钢桶里进行一系列精炼之后,盛钢桶被吊运到盛钢桶回转台,钢水先从盛钢桶的水口注入中间包内,然后经过中间包的水口注入结晶器内。
由于钢水与空气接触就会产生二次氧化,因此在连铸过程中,需要采取盛钢桶注流保护浇铸操作。通常采用方法是在盛钢桶下水口上使用保护浇铸管辅以保护氩封和石棉垫圈。在浇铸过程中,由于石棉垫圈套在盛钢桶下水口外端,被保护浇铸管向上挤压,与盛钢桶下水口外端紧密接触,同时由于钢水的高温作用,石棉被牢牢烧结在盛钢桶下水口的钢制外壳上。
在盛钢桶的周转过程中,下水口往往可以使用多炉,在对盛钢桶进行热修复处理时,需要去除掉下水口外壁的石棉残渣,否则盛钢桶再次使用时将会影响保护浇铸管及石棉垫圈的正常安装,从而使保护浇铸效果变差,严重时可能导致钢水吸气增氮,钢中铝、钛被氧化并增加钢水中的夹杂物含量。去除下水口外壁粘附石棉的传统方法是使用钢钎将石棉残渣刮除,缺点是钢钎笨重,刮除面小,不仅速度慢,而且刮不干净。使盛钢桶的热修复时间延长,加大了盛钢桶的温降,加大了盛钢桶的周转难度,并且在刮不干净时因保护浇铸异常而产生铸坯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且重量轻的盛钢桶下水口刮渣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盛钢桶下水口刮渣器,包括有刮渣刀和手柄,刮渣刀固定在手柄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刮渣刀的刀口径向方向与手柄轴线方向垂直,刀口的刃面呈半月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刮渣刀包括有L形的刀柄,刀柄的末端固定在手柄上,刀柄上端装有刀口,刀柄的L形夹角范围为60°-135°。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刀口两侧边缘设有圆角,圆角的直径为10m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刮渣刀厚度为5mm,宽度为120mm,刀口刃面半月形圆弧半径为75m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刮渣刀与手柄均由钢质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能迅速的对盛钢桶下水口外壁的石棉残渣进行清除,设计轻巧,操作简便,刮渣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使盛钢桶的热修复时间减少,降低了盛钢桶的温降,提高了盛钢桶的周转率;
降低了因下水口刮不干净时因保护浇铸异常而产生铸坯质量缺陷的几率;
同时由于刮渣刀刃面两侧边缘采用圆角形状,可防止尖角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柄截面图;
图中:1.刮渣刀,2手柄,3-刀口,4-刀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盛钢桶下水口刮渣器,包括有刮渣刀1和手柄2,刮渣刀1固定在手柄2的一端,刮渣刀1的刀口3径向方向与手柄2轴线方向垂直,刀口3的刃面呈半月形。其中刮渣刀1还包括有L形的刀柄4,刀柄4的末端固定在手柄2上,刀柄4上端装有刀口,刀柄4的L形夹角范围为60°-135°,刮渣刀1厚度为5mm,宽度为120mm,刀口3刃面半月形圆弧半径为75mm。所述的刀口3两侧边缘设有圆角,圆角的直径为10mm。刮渣刀1与手柄2均由钢质材料制作。
本实实施例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用手握住没有刀口3的手柄2一端,将刮渣刀1的刃面对准盛钢桶下水口上的残渣,来回推拉即可将残渣轻松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2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