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仓卸粮口进风与排粮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4577.9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来林;侯业茂;梁彩虹;许启铿;桑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01F25/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仓 卸粮口进风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仓通风系统设置通风口的有关器具,即一种筒仓卸粮口进风与排粮转换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老筒仓通风系统改造时通风口的设置。
背景技术
筒仓属于自流式仓型,机械化程度高。由于筒仓的筒体高、粮层厚等原因,容易在粮堆内形成湿热扩散、水分转移等现象,加上我国早期设计的老筒仓只考虑了中转功能,未在筒仓内设置必需的通风设施。筒内粮食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极有可能出现粮食发热等坏粮现象。粮库因无通风系统,只有通过倒仓或仓房闲置不用等消极手段进行解决,既增加了储粮的费用,又造成了巨大的仓容浪费。因此,老筒仓的通风系统改造是粮库亟待解决的问题。筒仓内风道的布置较为简单,在筒仓的锥斗上铺设地上笼风道或设置立式风道即可,其难点在于通风口的设置。当风道下方的筒仓锥斗上无法开孔时,只能考虑从卸粮口处进风,老筒仓的卸粮口非常小,直径不超过300mm,需要通过一个进风与排粮的功能转换装置,才能解决筒仓的通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较为合理的筒仓进风与排粮转换装置,该装置不仅操作简便,解决筒仓通风的进风问题,而且在筒仓通风系统增设环流管后,还可以应用于环流熏蒸杀虫,解决筒仓粮食生虫的处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固定在筒仓锥斗上卸粮口内的上端为封闭式结构的外筒体,在所述外筒体的中部环绕筒体以间隔均布的方式开设数量相等的进风孔和排料孔,所述进风孔分别与筒仓锥斗上布置的相应的风道相通,所述排粮孔与筒仓锥斗上的卸粮口相通;在外筒体内以旋转配合的方式套装有一内筒体,在内筒体上环绕筒体以均布的方式开设有通过内筒体的转动可分别与所述外筒体上的进风孔或排料孔相配合的孔洞,所述孔洞的数量为所述外筒体上的进风孔和排料孔总数之和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设置在内筒体上的孔洞与外筒体上的进风孔相配合并相连通,而此时外筒体上的排料孔则被内筒体的筒壁遮挡;筒内粮食是无法从卸粮口处排出的,只要筒仓的通风系统连接风机后,打开内筒体的底部卸粮口,外界空气便通过内筒体下端的底部卸粮口经内、外筒体上的进风孔进入筒仓锥斗上布置的相应的风道,并通过该风道进入粮堆进行通风降温等操作。
当筒仓需要排粮时,只需通过功能转换装置(所述功能转换装置未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给出,因此类转动机构可采用任意公知的自有技术来实现,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手动旋转的方式来实现,即将内、外筒体采用环形导轨和导槽相配合的结构方式装配在一起,通过手柄来实现两者间的相对转动)使内筒体转动相应角度,使内筒体上的孔洞与外筒体上的排料孔相配合并相连通,而此时外筒体上的进风孔则被内筒体的筒壁遮挡,筒仓内的粮食便可以从外筒体上的排粮孔,经内筒体下端的底部卸粮口流出,完成粮食的出仓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进风与排粮的功能转换装置使用可使得传统的筒仓既能在通风时进风,又不影响原筒仓的卸粮功能,较好地解决现有的老筒仓在通风时进风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进风与排粮的功能转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通过操作转换装置,使内筒转动,便可实现进风与排粮的功能切换。
3.在通风系统的基础上,筒仓增添环流管后,可实现整个筒仓的环流熏蒸,解决筒仓厚粮层杀虫难的问题。
4.筒仓具有通风系统后,可采用通风降温的方式,消除粮堆内存在的温差,提高储粮的稳定性,可以避免湿热扩散而带来的坏粮隐患,大大提高了粮库老筒仓的利用率和储粮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内筒体的孔洞与外筒体的进风孔处于连通状态的结构图。
图中序号:1.风道 2.筒仓锥斗 3.外筒体 4.孔洞 5.地脚螺栓 6.内筒体 7. 内筒体的底部卸粮口 8.外筒上的进风孔 9.外筒体上的排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固定在筒仓锥斗2上卸粮口内的上端为封闭式结构的外筒体3,在所述外筒体3的中部环绕筒体以间隔均布的方式开设四个进风孔8和四个排料孔9,所述四个进风孔8分别与筒仓锥斗上布置的相应的四个风道1相通,所述排粮孔与筒仓锥斗上的卸粮口相通;在外筒体内以旋转配合的方式套装有一内筒体6,在内筒体6上环绕筒体以均布的方式开设有四个通过内筒体的转动可分别与所述外筒体上的进风孔或排料孔相配合的孔洞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4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龙果低成本越冬防寒结构
- 下一篇:多层复合动感悬挂式夜感光粘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