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电热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5141.1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德林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加工技术中应用的电磁感应的加热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线圈。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各行各业中,是最为常用的产品之一。塑料制品通常采用注塑技术制造和生产。传统技术中,注塑设备在加热原料时,采用普通电热片或电阻丝为加热材料制成电热圈,也就是说通常是在挤出筒上缠绕电阻丝构成,利用电阻丝通电来加热挤出筒内的原料。其缺点是:需要套装安装,一旦发生故障,装卸比较复杂,而且外形为圆柱形的加热圈,不方便表面部件的安装和固定;第二、由于电阻丝过交流电时产生感抗,会使一部分电能作为无用功率损失掉,因此耗能高、加热效率低、不环保;第三、电阻丝过热会加速氧化,因而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纳米电热板、结构更为合理、更节能的纳米电热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电热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保温材料、纳米电热板、铝导热体、陶瓷接线座,外壳位于最外侧,保温材料设于外壳内侧,纳米电热板设于保温材料内侧,铝导热体设在纳米电热板的内侧,陶瓷接线座安装在外壳上;外壳、保温材料、纳米电热板及铝导热体围成一圈。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电热板的数量为复数片,共设置有4—12片,即可以是4片、6片、8片、10片或者12片,每片的结构相同,所有纳米电热板均匀设置在铝导热体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保温材料、铝导热体各自由结构相同的两半片组成;外壳上安装有锁紧扣具,锁紧扣具将两半片外壳锁紧结合在一起把保温材料、纳米电热板和铝导热体固定在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扣具设有2—6处,其设在外壳两侧的结合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接线座安装在外壳的外侧面,两陶瓷接线座分开安装在两半片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4—12片纳米材料电热板作为发热材料,并采用两半对接的安装结构,两半片外壳用锁紧扣具结合固定,从而便得本实用新型比传统采用普通电热板的电热线圈具有更高的效率,并且结构更为合理,因而更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图。
图中,1为外壳,2为保温材料,3为纳米电热板,4为铝导热体,5为锁紧扣具,6为陶瓷接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纳米电热圈,包括外壳1、保温材料2、纳米电热板3、铝导热体4、陶瓷接线座6,外壳1位于最外侧,保温材料2设于外壳1内侧,纳米电热板3设于保温材料2内侧,铝导热体4设在纳米电热板3的内侧,陶瓷接线座6安装在外壳1上;外壳1、保温材料2、纳米电热板3及铝导热体4围成一圈。
所述纳米电热板3共设置有8片,当然也可以是4—12片中的复数片,每片的结构相同,所有纳米电热板3均匀设置在铝导热体4周围。
所述外壳1、保温材料2、铝导热体3各自由结构相同的两半片组成;外壳1上安装有锁紧扣具5,锁紧扣具5将两半片外壳锁紧结合在一起把保温材料2、纳米电热板3和铝导热体4固定在外壳1内部。
所述锁紧扣具5设有4处,当然也可以是2—6处,在外壳两侧的结合处位置各设有两处锁紧扣具5。
所述陶瓷接线座6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面,两陶瓷接线座6分开安装在两半片外壳1上。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申请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德林,未经曹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