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以及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5167.6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兆勇;季丰;林开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开尤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3/02;H01R13/20;H01R13/40;H01R13/46;F21S2/00;F21V21/0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宋海宁 |
地址: | 3151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以及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以及LED灯,尤其是一种可方便组合成任意使用长度的灯带的条形LED灯。
背景技术
因LED具有高光效、低能耗、寿命长的优点,其已在各种装饰场合和广告行业等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橱窗、展柜、室内布景等等。因为装饰行业或者说装饰场合的特殊要求,一般而言均希望所采用的灯外观美观、甚或小巧而精致,以LED为发光源的灯完全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基于对以上目标的追求,在传统的软线灯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新型的产品。传统的软线灯是将贴片LED包覆在透明的或半透明的软性塑料树脂中而成的一种可弯折的LED装饰灯,而新开发的产品是在长条形的外壳内插装有长条形的线路板,而发光元件LED则焊接在该线路板上,如中国专利ZL02250827.9公开的“弯折式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装饰灯”,该装饰灯上设有引线接插件,该引线接插件旁边的虚线处可随意折断,于折断处将电源线插到折断板上的引线插接件,灯条同样可以正常发光工作。
上述引线接插件结构与传统软线灯所具有的类似结构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其在使用中同样存在不足:第一、使用不甚方便,使用时根据需要折断灯体,但是对于那些不懂电器的普通人来说,根本无法自行完成;第二、引线接插件的设置间隔一般在1米左右,即使灯体可折断,其长度仍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环境情形下的要求;第三、在每一折断处,均需另行备有电源插座为电源线供电,从而严重影响装饰场合的整体效果。第四、在每一插头或插座处均需另外引线,以连接插头端子或 插座的相关部件,制作麻烦且成本较高,也正因为整个灯体在插头或插座处的结构有所不同,因而其整体上缺乏一致性,并容易导致该处附近的LED之间的间距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装饰或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插头以及LED灯,设计小巧,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插头,包括绝缘本体和金属体,其中: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为第一侧壁,第一凹槽的另一边为第二侧壁,第二凹槽的另一边为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的一个侧面上具有第一凹陷结构,第一侧壁的另一个侧面上具有第二凹陷结构;金属体包括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第一金属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弯折部,第一主体卡在第一凹槽内,其中,第一主体的一端伸出于第一凹槽的边缘,与电路板另一端上设置的一条金属箔形成电连接,第一主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第一弯折部伸出于第一凹槽并与插座形成电连接;第二金属体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弯折部,第二主体卡在第二凹槽内,其中,第二主体的一端伸出于第二凹槽的边缘,与电路板另一端上设置的另一条金属箔形成电连接,第二主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连接,第二弯折部伸出于第二凹槽并与插座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第一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组成部分、第二组成部分以及第三组成部分,第三组成部分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位置的宽度大于第一组成部分、第二组成部分的宽度,第二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组成部分、第五组成部分以及第六组成部分,第六组成部分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位置的宽度大于第四组成部分、第五组成部分的宽度。
优选地,第二组成部分和第五组成部分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面结构。
优选地,第二侧壁上具有与第一凹陷结构对应的第三凹陷结构,第三侧壁上具有与第二凹陷结构对应的第四凹陷结构。
优选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为弹性接触端子。
优选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
优选地,第一凹槽中卡住第一组成部分的结构是第一实体结构,在第一实体结构上设置第一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销穿过设置在第一组成部分上的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凹槽中卡住第四组成部分的结构是第二实体结构,在第二实体结构上设置第二定位销,通过第二定位销穿过设置在第四组成部分上的第二定位销孔。
优选地,第一组成部分形成第一定位销孔的位置为第一圆形结构,第一圆形结构具有第一内直径和第一外直径,第一内直径为插入第一定位销孔的中空部分的直径,第一外直径为与第一组成部分连接部分的直径,第一外直径大于第一组成部分的宽度;第二组成部分形成第二定位销孔的位置为第二圆形结构,第二圆形结构具有第二内直径和第二外直径,第二内直径为插入第二定位销孔的中空部分的直径,第二外直径为与第四组成部分连接部分的直径,第二外直径大于第四组成部分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开尤,未经林开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地下车库管理装置
- 下一篇:粉末成形机多少充填行程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