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治颈椎病的保健枕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5289.5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0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新;徐敏;黄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保新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颈椎病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颈椎病的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颈椎病的保健枕,适用于长期伏案工作的正常人颈椎病的预防和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再复发。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长期从事电子、科技、文教、机关等工作的职业病。根据中医学观察对颈椎病临床表现症状的辩证分析,属于“痹病”范围。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气虚、抵抗力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颈肩部经络,加上长期劳损和外伤,容易导致气血阻滞,出现颈项僵痛、头晕耳鸣、背酸、肩沉重、上肢麻木、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的会肌肉萎缩,引起痉挛性瘫痪。过去,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长期从事电子、科技、文教、机关等工作的职业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工作方式的转变,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逐渐成为办公与娱乐的主要工具,本病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增加且年轻化的趋势。
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是慢性、进行性、迁延性的过程,发作时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疗法(中西药物口服、外敷、外贴、外擦等)、枕颌带牵引疗法、拔罐疗法、穴位疗法(针刺、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推拿疗法、物理疗法、药枕、功能锻炼等,或者将它们结合起来的综合疗法等,疗效满意,但复发率很高,且不间断地加重。许多患者正直年轻有为的时候,却因为颈部疼痛,经常到医院就诊,耽搁了大量的工作,也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因素较多,而睡眠时用枕不当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健康人每天睡眠一般需要8h,所以约有1/3的时间与枕头相伴度过。据临床观察,颈椎病患者的初次发病或者复发加重往往发生在起床后,这说明枕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 这是近几年来保健枕一直热销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的颈椎保健枕,有的以机械矫形为目的,有的加入中药称为中药保健枕,有的配合磁疗成为磁化保健枕,等等,经过一定的临床观察,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各种保健枕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决大多数为厂家所生产,要么型号不能完全配套,要么枕头太硬睡着不舒服,要么太软只能起局部治疗作用而不能达到矫形作用,要么平卧尚可,侧身睡就不舒服了,要么药味太浓患者难以接受,这些情况的出现使目前研制的保健枕并未真正给颈椎病的防治带来太大的好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刚柔结合原则进行材料的选择,既有一定的刚度保持合理的高度,又柔软舒适,保证了睡眠的质量;既保证了睡眠时头颈部一定的活动度,又适当限制其活动度,防止过度活动引起的损伤(如落枕);引进了颈椎距的设计概念,利用头重牵引效果更明显。本保健枕放弃了放置药物或特殊物质的设计,便于更广大的人群普及使用的防治颈椎病的保健枕。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保健枕包括枕体部分和面层柔性部分,所述的枕体部分具有横棒,横棒的两端分别与一块侧块的前端连接,连接后所述横棒的高度低于两侧块的高度;所述的面层柔性部分是覆盖在枕体部分的上表面,也可以延伸到前后表面。
使用者仰卧时,颈椎枕在横棒部位,利用双肩与枕骨隆凸部的约束,头适当后仰,保持了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在上床开始睡觉时与起床前,利用颈枕的横棒部位为支点,进行向后、向左、向右三个方向的拔伸锻炼,每个方向10次左右,并可配合颈部在颈枕上的缓慢滚动按摩。侧卧时,头面侧方枕在侧块上,肩部尽可能靠近侧块的前方,使颈椎保持一条线上,使头颈部不出现侧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刚柔结合原则进行材料的选择,既有一定的刚度保持合理的高度,又柔软舒适,保证了睡眠的质量;既保证了睡眠时头颈部一定的活动度,又适当限制其活动度,防止过度活动引起的损伤(如落枕);引进了颈椎距的设计概念,利用头重牵引效果更明显。本保健枕放弃了放置药物或特殊物质的设计,便于更广大的人群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枕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4是面层柔性部分的俯视图。
附图5是枕体部分与面层柔性部分配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枕体部分和面层柔性部分4,所述的枕体部分具有横棒1,横棒1的两端分别与一块侧块2的前端连接,连接后所述横棒1的高度低于两侧块2的高度;所述的面层柔性部分4是覆盖在枕体部分的上表面。
所述的侧块2的表面为前高后低形,坡度12°-17°。
所述的面层柔性部分4对应侧块处开有下凹的耳孔3。
所述的侧块2为轻质刚性材料或者柔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保新,未经刘保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2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交换OS材料用于颗粒的低温催化氧化的应用
- 下一篇: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