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斜井防跑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5510.7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6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善清;汪德浩;岳大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18 | 分类号: | B61K7/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8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斜井 跑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用矿车安全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井提升防跑车挡护装置。
背景技术
各地区铁矿在生产中,会遇到不同的矿井地理情况。在金岭铁矿侯庄矿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中,-220米以下水平所出矿石都是由卷扬机提升到-220米水平位置,然后汇入矿仓,再通过竖井提升至地表,目前-280米、-340米作业水平的矿石都是由-220米水平的卷扬机提升至-220米矿仓,所提升矿石占总出矿量的80%,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分矿的生产能力,因此,确保斜井提升系统的安全尤为重要,而如何防止斜井发生跑车事故则成为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障斜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目前是在-280米、-340米水平位置安装了安全门,正常提升时,安全门是开启的;而一旦发生跑车事故,安全门能够在矿车经过之前通过机械控制装置落下,把矿车挡在斜巷道的斜坡上,阻止矿车进一步下跑带来的更大危害。这套装置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依然存在了:1反应时间慢,容易出现操作失误;2矿车跑车对安全门破坏力大,同样对矿车损害大,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3自动化程度低,增大了误操作的概率。为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克服提升系统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保障企业安全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设备使用后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以此降低企业成产成本的矿山斜井防跑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矿山斜井防跑车装置,包括设置在斜巷道内轨道上的矿车,矿车前端通过钢丝绳挂装在卷扬机的地滚轮上,地滚轮安装在水平巷道与斜巷道的交汇处,本技术要点在于地滚轮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总控制器,斜巷道下方设置捕车绳网,捕车绳网通过脱扣器与总控制器相连。
所述捕车绳网通过地锚固定装置固定在斜巷道内。
此外,为了更好的发挥捕车绳网的防护作用,所述的捕车绳网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绳卡。
本实用新型在对现有技术进行上述改进后,由于在斜巷道内增设了自动控制的捕车绳网,有效防止了发生跑车事故时对安全门及矿车的损害,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设备使用后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以此降低企业成产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捕车绳网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控制器;2脱扣器;3地滚轮;4压力传感器;5矿车;6斜巷道;7轨道;8捕车绳网;9脱扣器;10地锚固定装置;11缓冲绳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矿山斜井防跑车装置,包括设置在斜巷道6内轨道7上的矿车5,矿车5前端通过钢丝绳挂装在卷扬机的地滚轮3上,地滚轮安装在水平巷道与斜巷道的交汇处,本技术要点在于地滚轮3上设置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连接总控制器1,斜巷道6下方设置捕车绳网8,捕车绳网8通过脱扣器9、2与总控制器1相连。
所述捕车绳网8通过如图2所示的地锚固定装置10固定在斜巷道内。
此外,为了更好的发挥捕车绳网8的防护作用,所述的捕车绳网8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绳卡1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压力传感器4和总控制装置1可选用多种现有技术产品,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压力传感器4作为跑车与否的检测装置,因此提高了检测精度。当发生跑车事故时,压力传感器4将检测到的信号传给总控制装置1,总控制装置1再将信号给脱扣器9、2,使捕车绳网8开始工作,对矿车5进行阻拦,这样就降低了矿车5对安全门及自身的损害,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对现有技术进行上述改进后,由于在斜巷道内增设了自动控制的捕车绳网,有效防止了发生跑车事故时对安全门及矿车的损害,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设备使用后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以此降低企业成产成本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心式热风炉
- 下一篇:喷嘴位置可变式的射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