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离心砂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6131.X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卫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豪邦纳米科技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2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3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离心 砂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介质的研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微型离心砂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湿法超细研磨中,通常采用:在一容器内装有研磨球、物料和溶剂所组成的研磨介质,搅拌研磨介质可实现研磨球和物料问的相互挤压、碰撞和摩擦,从而达到粉碎目的。物料的研磨细度与研磨球的大小有关,研磨球越大,研磨的产品越粗,反之越细,但研磨球越小,需要搅拌速度越高,并且使容器内研磨介质同速同向旋转,研磨效率极低,而且加剧了搅拌棒和容器的磨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离心砂磨机,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加大物流行程,利于提高研磨细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微型离心砂磨机,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驱动装置,一个装有研磨介质的容器位于驱动装置的下方,容器内设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筒体、传动轴、研磨盘以及负压产生部件,所述筒体的侧壁面上设有供研磨混合物喷出的导流孔,筒体的下端与容器底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伸入到筒体内,研磨盘周向固定在传动轴的轴上,研磨盘的上端位于所述导流孔的下方,负压发生部件固定在传动轴的端部。
负压发生部件为螺旋桨式的负压发生部件。
所述支架上设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检测传动轴上扭力的扭力传感器,以及与扭力传感器电连接的单片机,以及中间继电器,该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于驱动装置电源输入端。
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容器内设有研磨装置,通过研磨装置的负压发生部件随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产生负压作用力,使容器内的研磨介质从筒体的下端向筒体内的上端提升,研磨介质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研磨盘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受到研磨的作用,致使研磨介质的粒度变细。经过研磨的研磨介质从筒体上的导流孔喷薄欲出射而出,由于负压发生部件的作用,又被吸入到筒体内,这样形成循环的研磨过程,因此,使得研磨的途增长,介质的粒度越来越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支架,2为驱动装置,3为容器,4为筒体,5为传动轴,6为研磨盘,7为负压产生部件,7a为导流孔,8为扭力传感器,9为单片机,10为中间继电器,M1为常闭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离心砂磨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为电机。一个装有研磨介质的容器3位于驱动装置的下方,容器3内设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筒体4、传动轴5、研磨盘6以及负压产生部件7。所述筒体4的侧壁面上设有供研磨混合物喷出的导流孔7a,筒体4的下端与容器底壁3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与驱动装置2连接,传动轴5的另一端伸入到筒体4内,研磨盘6周向固定在传动轴5的轴身上,研磨盘6的上端位于所述导流孔7的下方。负压发生部件7固定在传动轴5的端部,负压发生部件7为螺旋桨式的负压发生部件。负压发生部件随传动轴5转动的过程中,产生负压作用力,使容器3内的研磨介质从筒体4的下端向筒体内的上端流动,研磨介质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研磨盘6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受到研磨的作用,致使研磨介质的粒度变细。经过研磨的研磨介质从筒体上的导流孔喷薄欲出射而出,由于负压发生部件7的作用,又被吸入到筒体 内,这样形成循环的研磨过程,因此,使得研磨的途增长,介质的粒度越来越小。
支架1上还固定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检测传动轴上扭力的扭力传感器8,以及与扭力传感器电连接的单片机9,以及中间继电器10,该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于驱动装置电源输入端。通过单片机的作用,当传动轴5所遭受的阻力过大,迫使传动轴输出的扭矩增大,由于扭矩传感器8时时检测电机的输出扭矩,扭矩传感器8将检测信号传送至单片机9,单片机9经过分析后,如果判断超过电机的最大扭矩输出,侧输出信号到中间继电器10,中间继电器得电后使其常闭触点M1断开,从而电机失电不再工作。这样对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豪邦纳米科技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豪邦纳米科技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6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