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牵引式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6972.0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波;孙韶山;郭培德;乔媛;郭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兴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14 | 分类号: | B28B2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牵引 混凝土 预制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牵引式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机,属于预制构件成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中国建筑施工领域采用较多的预制桩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桩,断面一般呈方形。桩身截面一般沿桩长不变,实心方桩截面尺寸一般为200×200mm~600×600mm,限于运输条件,工厂预制桩的桩长一般不超过12m,否则应分节预制,然后在打桩过程中予以接长。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的优点:长度和截面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要选择,由于在地面上预制,制作质量容易保证,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好,因此,工程上应用较广。但传统混凝土预制桩的加工制作通常采用人工方式,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几何尺寸也难以保证,针对这些情况,本行业的技术人员设计了机械化作业的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机,使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成型机的运行速度不稳定,因此制得的方桩常常出现密度不均、方桩密实度不够、整体性能有所欠缺等问题,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匀速行驶、提高产品密实度及整体性能且工作效率高的自动牵引式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牵引式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机,包括底部设置行走轮的车体,车体上方设置料斗,车体下方设置定型箱,定型箱的进料口与料斗的下料口相通,定型箱的上平面安装振动器,其特征在于:车体前端设置绕有牵引绳的牵引滚筒,牵引滚筒连接牵引减速机。
所述的下料口下方设有皮带传送装置,皮带传送装置的落料端正对定型箱的进料口。
上述的皮带传送装置为常规或者可以实现的装置,主要包括输送带、皮带机和带动皮带机工作的减速器,其工作原理及过程也同现有技术相同。启动皮带传送装置后,混凝土自动从料斗进入定型箱,完成供料,皮带传送装置停止工作后,自动停止供料。通过设置皮带传送装置,能够使混凝土匀速输送到定型箱中,完成匀速供料,有利于提高方桩的成型效果。由于成型机在牵引绳的牵引作用下匀速行驶,当行驶速度较快时,一个下料口的供料速度有可能跟不上成型机的行驶速度,这样就会造成供料不足,影响最后方桩的成型效果,因此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所述的料斗底部设置前、后两个下料口,对应前、后下料口在定型箱顶部设置前、后两个进料口,每个下料口下方都设有皮带传送装置,皮带传送装置的落料端正对定型箱的进料口。这样,通过设置前、后两个下料口,当前方下料口供料不足时,启动后方下料口所对应的皮带传送装置,通过后方下料口进行二次供料,通过分层布料弥补供料不足的缺陷,提高方桩的成型效果。
皮带传送装置的落料端和定型箱的进料口之间设置过渡搅拌料斗,过渡搅拌料斗中设置一搅拌叶轮,搅拌叶轮连接减速机。料斗中的混凝土先进入过渡搅拌料斗中,并由搅拌叶轮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混凝土密度均匀,使方桩密度均匀,从而有利于方桩的成型。
所述定型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安装振动器。振动器直接安装在定型箱上而不安装在车体上,一方面能够使振动力直接通过定型箱的两侧面板作用在定型箱内的混凝土中,振动力损失少,利用率高,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振动力对成型机整体性能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成型机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这种形式,在上平面振动器以及左、右两侧面振动器的共同作用下,定型箱承受三面振动,使成型方桩的密实度大大提高且密度均匀,从而提高了方桩的整体性能。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前,将牵引绳从牵引辊筒上拉出,并将牵引绳外端固定在立桩轨道前方的固定墙上,然后启动牵引减速机,与牵引减速机相连的牵引辊筒开始转动,牵引绳会自动向牵引辊筒上卷绕,在牵引绳的牵引作用下,成型机会沿立桩轨道朝固定墙方向匀速行驶,料斗中的混凝土通过皮带输送装置输送到过滤搅拌料斗中,经搅拌的密度均匀的混凝土落入定型箱,并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保持良好的密实性。正常状况下,只需打开料斗中位置靠前的下料口(启动与该下料口相对应的皮带传送装置即可),而当成型机的行驶速度较快导致供料不足时,则需打开料斗中位置靠后的下料口(启动与该下料口相对应的皮带传送装置)进行二次供料,通过分层布料弥补供料不足的缺陷,提高方桩的成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兴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兴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6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