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恶英分解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617077.0 申请日: 2010-11-22
公开(公告)号: CN201921634U 公开(公告)日: 2011-08-10
发明(设计)人: 潘伯荣;郑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成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53/90 分类号: B01D53/90;B01D53/7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林炜
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二恶英 分解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包括垃圾焚烧炉废气、化工厂废气、实验室废气)的处理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二恶英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目前主要还停留在填埋和焚烧二种方法上,焚烧处理废弃物有其高效、快捷和减量的优势,逐渐在废弃物处理领域中崭露头角,焚烧炉在焚烧废弃物的过程中,二次污染尤其是二恶英的排放成为限制焚烧处理推广的瓶颈问题,在已建或再建的垃圾焚烧炉,都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有的连国家标准都还不能做到,这对人类(包括土壤和水)产生十分可怕的危害,这种伤害的程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被人类所关注和认识。

二恶英(Dioxin)是当今所知最危害健康的化学物质之一。即poly 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略写PCDDS,简单地说PCDDS是由两个苯核同两个氧原子结合,而苯核中的一部分氢原子被氧原子取代后所产生。二恶英不是一种物质,而是多达200种以上的分子异构体统称(如图1所示)。

为了解决焚烧炉在焚烧时产生的二恶英,主要是建立合适的炉膛和炉排结构,增加燃烧室的温度和延长烟气在炉膛的停留时间,只有炉膛温度达到1350度以上,二恶英才会被彻底分解和不会同溶渣结合。解决的是按“3T+E”理论模式。但实际垃圾焚烧厂操作过程中,由于垃圾的来源不一样,燃烧值也不一样,要保持焚烧炉的炉膛温度在1350度以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要达到国家废气排放标准,只能提高炉膛温度。目前,有效的常规措施是采用重油或柴油喷射装置,在炉膛温度达不到标准时,自动点火用重油或柴油助燃产生的热值来实现炉膛温度的提高。如果垃圾焚烧厂没有很好利用燃烧室的热值,进行二次利用,那么不尽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也会增加碳排放量。尽管采取以上措施,但是在技术上还达不到发达先进国家要求,所以目前国家制订的标准和国际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目前国际标准0.1ng/ Nm3 ,国家标准0.5ng/ Nm3)。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恶英分解装置,所述的这种二恶英分解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焚烧炉在垃圾焚烧时产生的二恶英不能有效去除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恶英分解装置,包括一个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废气进气管道,所述的箱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净化处理器,所述的净化处理器包括至少两层玻璃片,任意相邻的两层玻璃片之间设置有间隙,任意一层所述的玻璃片的侧面上设置有光触媒涂层,在所述的至少一层玻璃片上设置有一个紫外线发生器,在所述的箱体中靠近废气进气管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个湿度控制装置,在所述的箱体的另外一侧设置有一个排气管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箱体中设置有一个氧气供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玻璃片之间平行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由一个紫外灯构成,所述的紫外灯的发光强度在1800-2000uw之间。

进一步的,在箱体靠近废气进气管道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触媒涂层由纳米级铂金颗粒和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构成。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层玻璃片之间的距离在1-3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水箱,所述的水箱与一个加湿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气进气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阀门和一个第一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氧气供应装置有一个氧气进气管道构成,所述的氧气进气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阀门和一个第二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湿度计。

本实用新型的光触媒涂层采用的材料为中国专利号为ZL2004 1 0039612.8中公开的物品表面涂布方法和表面涂布剂,光触媒涂层可以由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和纳米铂金颗粒构成的,铂金的含有量为二氧化钛的0.05~50%,使用时,将接合剂与铂金,二氧化钛混合后涂在玻璃片上,用树脂铲将制成的铂金主导超光触媒剂象擦玻璃窗一样以5~100纳米的厚度在玻璃片上摊开。然后,用无纺布制成的毛巾布去擦除多余成分,使铂金主导的二氧化钛与空气接触。 具体的内容因为是公知技术,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常温下也能分解二恶英,解决了目前焚烧炉需要高温才能分解二恶英的现状,彻底解决了二恶英污染的难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成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成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7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