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7910.1 | 申请日: | 201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3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安;王勇;徐茂强;齐宝法;丛伟;刘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43/10 | 分类号: | F02B43/10;F02B63/04;F01N5/02;F01K11/02;F01K17/00;F01D15/10;A62C4/02;C10B57/00;C10B53/06;C10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页岩 炼油 剩余 瓦斯 气体 综合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油页岩是一种多用途的宝贵资源,从中提取的页岩油可用来加工成各种燃料和化工原料,在油页岩干馏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瓦斯气体。目前,对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可燃瓦斯气体的处理方式是燃烧后排空,但大量放散瓦斯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能源,工艺先进,综合利用程度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包括进气端与油页岩干馏生产系统(9)相连的瓦斯气体输送管路,瓦斯气体输送管路上自前向后依次串联有瓦斯气体抽放泵、电捕焦塔和脱硫塔,瓦斯气体输送管路上位于脱硫塔的后端管路部分具有一个以上的出气口,瓦斯气体输送管路的每个出气口分别与一个燃气内燃机的燃气进气口相连,每个燃气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一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每个燃气内燃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余热锅炉的热源进口相连,余热锅炉的动力蒸汽输出口通过管路与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的动力蒸汽输入口相连,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排出的低温低压蒸汽分别通过管路与油页岩干馏生产系统的热源入口、建筑物供暖系统的热交换器的热源入口和建筑物空调系统的溴冷机的热源入口相连,所述瓦斯气体输送管路上串联有一个以上的双向阻火装置、燃气过滤器和压力放散阀。
本实用新型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双向阻火装置安装在瓦斯气体输送管路上位于瓦斯气体抽放泵出气口端5米范围内的管段上。
本实用新型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双向阻火装置、所述燃气过滤器和所述压力放散阀安装在瓦斯气体输送管路上位于每个燃气内燃机的燃气进气口端附近的管段上。
本实用新型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瓦斯气体输送管路采用支架架空到地面上方布设。
本实用新型的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在使用时,可利用瓦斯气体抽放泵将油页岩干馏生产系统产生的可燃瓦斯气体沿着瓦斯气体输送管路输送到电捕焦塔内进行脱除瓦斯气体中的水、残余焦油的处理,然后再让可燃瓦斯气体沿着瓦斯气体输送管路进入脱硫塔中进行脱除硫化氢处理,然后再让可燃瓦斯气体沿着瓦斯气体输送管路经双向阻火装置、燃气过滤器和压力放散阀输送至每个燃气内燃机内燃烧,并驱动每个燃气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运转,每个燃气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则拖动一个发电机发电,在每个燃气内燃机内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带有大量的余热,燃烧产生的烟气分别通过管路被输送到余热锅炉生产动力蒸汽,余热锅炉生产的动力蒸汽通过管路被输送到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中拖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后排出的低温低压蒸汽,通过管路被输送到油页岩干馏生产系统用于生产工艺过程的用汽,还通过管路被输送到建筑物供暖系统的热交换器用于冬季采暖,还通过管路被输送到建筑物空调系统的溴冷机用于夏季制冷用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不仅节约能源,工艺先进,综合利用程度高,而且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页岩炼油剩余瓦斯气体综合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7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