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接入互联网的车载音响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7964.8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策;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互联网 车载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接入互联网的车载音响。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音响设备已经是车辆电子系统中的一个标准设备。车载音响设备实现的主要功能是播放音乐。就车载音响设备播放音乐的音源而言,有两大类:收音机收听的广播音乐和各种音乐播放器(如磁带、CD、MP3、MP4、MP5等)播放的音乐。但以上的音乐播放方式,有种种缺点:
(1)磁带、CD播放需要购买相应的磁带或CD,使用时不太方便,音乐的更新也不及时。
(2)要通过MP3、MP4、MP5(无论是车载音响设备自带还是外置的MP3、MP4、MP5)播放音乐都需要先将相应的音乐文件导入到MP3、MP4、MP5中,使用者需借助外部设备,如电脑,进行相应的存储更新,具有一定的不便性。
(3)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今天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种类繁多的音源存在。但对现有的各种车载音响设备而言,因现有的各种车载音响设备无法接入互联网,无论互联网上的音源资源如何丰富,都无法直接获得。现有的车载音响设备,要想获得互联网上的丰富的音源资源,则必须借用其他的手段或方式。
(4)因现有的车载音响设备无法接入互联网,使得各种互动性的音乐行为(如音乐下载、音乐搜索、音乐推荐)也就无法实现。
随着3G网络的大规模投入商用,网络速度的提高,使得车载音响设备接入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上丰富的音乐资源、各种互动性的音乐行为的实现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运用无线通讯技术,使车载音响能够直接接入互联网的可接入互联网的车载音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实现音乐互动功能的可接入互联网的车载音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接入互联网的车载音响,它包括车载音响设备,在所述的车载音响设备中设有主控模块和键盘,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在主控模块中设有无线通讯功能控制模块,由此构成带无线通讯控制功能的主控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带无线通讯控制功能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带无线通讯控制功能的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入公用移动通讯网络,并通过公用移动通讯网络接入互联网。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将车载音响与移动通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公用移动通讯网络的支持,车载音响可使用丰富的互联网上的音乐资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入互联网,能实现收听网络电台的网络收音机功能。网络收音机同现有的各种车载音响设备中的常规广播收音机相比,其优点是: 车载音响能收听到的网络电台,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在有公用移动通讯网络信号的地方,就可以收到任何地方的网络电台。而在现有的各种车载音响设备中的传统广播收音机,则只能收听到车辆所在地方圆百里内的广播电台。改变了现有的各种车载音响设备中的传统广播收音机的被动收听的收听方式,车主可以点播收听其感兴趣的网络电台的内容。
(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延伸应用,人们可以实现音乐的随时随地的搜索、投票、推荐与下载等互动性音乐行为,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当前心情或环境非常方便地获得所想听的音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车载音响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公用移动通讯网络与互联网连接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现有车载音响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接入互联网的车载音响的实施例示意图,它包括车载音响设备,在所述的车载音响设备中设有主控模块和键盘,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在主控模块中设有无线通讯功能控制模块,由此构成带无线通讯控制功能的主控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带无线通讯控制功能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带无线通讯控制功能的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入公用移动通讯网络,并通过公用移动通讯网络接入互联网。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了3G(TD-SCDMA、WCDMA、CDMA2000、WIMAX)或4G公用移动通讯网络的无线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7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等离子双极治疗刀头
- 下一篇:低温气瓶液位计的湿式调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