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8316.4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云龙;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焊研威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G01N3/5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杨刚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螺母,具体涉及一种带磨损检测装置的升降螺母。
背景技术
升降传动系统主要由梯形丝杆、升降螺母、驱动装置、配重等组成。滑座升降驱动动力由交流电机经蜗杆减速器驱动,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将动力传递给滑座及翻转盘,由直线导轨导向,实现滑座及翻转盘的升降运动。丝杆采用梯形丝杆,丝杆螺母及蜗杆减速器均具有自锁功能,滑座可在升降范围内任意位置准确定位。
升降螺母主要由螺母架、驱动螺母和安全螺母组成。当驱动螺母长期使用中磨损超限时,安全螺母与丝杠螺纹相接触,从而防止滑座下坠。由于安全螺母与丝杠磨擦抱死,须更换驱动螺母后才能正常运转,从而防止长期使用中因螺母磨损造成的安全事故。
尽管设有安全螺母装置防止因螺母磨损完而出现安全事故。但由于安全螺母与丝杠磨擦抱死,须更换驱动螺母后才能正常运转。每次更换安全螺母与丝杠磨擦抱死后更换螺母较为麻烦,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带检测装置的升降螺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操作,同时避免设备突然出现故障的升降螺母,由于该螺母带有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报警,解决了螺母磨损无法检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螺母,该螺母包括主动组和从动组,主动组包括驱动螺母、驱动支架、安全上拔叉,其中驱动螺母通过螺栓安装在驱动支架上,而安全上拔叉也通过螺栓与驱动螺母连接;从动组包括安全下拔叉、安全螺母和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其中安全下拔叉通过螺栓与安全螺母连接,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安装在驱动支架上,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与PLC控制柜连接,PLC控制柜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驱动螺母和安全螺母通过安全上、下拔叉间接连接;主动组和从动组均安装在升降丝杆上,并且安全下拔叉与安全螺母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升降丝杆转动使驱动螺母升降,驱动螺母通过驱动支架将动力传递。
所述的间隙为螺距的四分之一。
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安装在弹簧之上,再通过弹簧与驱动支架连接,弹簧的工作行程小于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升降螺母,该装置利用丝杠与螺母之间的磨损产生间隙,同时采用接近开关作为检测元件,检测出预置的间隙,通知PLC控制柜进行报警,提醒操作者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大大方便了操作,同时也避免了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螺母,该螺母包括主动组和从动组,主动组包括驱动螺母1、驱动支架2、安全上拔叉3,其中驱动螺母1通过螺栓安装在驱动支架2上,而安全上拔叉3也通过螺栓与驱动螺母1连接;从动组包括安全下拔叉4、安全螺母5和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6,其中安全下拔叉4通过螺栓与安全螺母5连接,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6安装在弹簧8之上,再通过弹簧8与驱动支架2连接,弹簧8的工作行程小于间隙7。同时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6与PLC控制柜连接,PLC控制柜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安全螺母5和驱动螺母1通过安全上、下拔叉3、4间接连接;主动组和从动组均安装在升降丝杆上,并且安全下拔叉4与安全螺母5之间留有间隙,间隙7大致为螺距的四分之一。通过升降丝杆转动使驱动螺母1升降,驱动螺母1通过驱动支架2将动力传递,从而实现设备载荷升降功能;同时,安全螺母5也在一起升降运动,但是,由于安全螺母5与驱动螺母1之间是通过拔叉联接的,所以安全螺母5只作无载荷的升降运动。在使用过程中,驱动螺母1在载荷作用下,螺纹的牙形会被磨损,此时从动组的相对位置不变,而主动组相对从动组就会下降,下降的量即为被磨损的量。当下降的量超出设定值时,带有常开触点的接近开关6脱开,PLC控制柜做出报警,提示必须更换螺母方能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焊研威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焊研威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距离活鱼运输鱼箱
- 下一篇:护心利眠的山楂食品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