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驱动器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8378.5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宝;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2 | 分类号: | F21V2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器 元器件 电路板 排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器,尤其涉及一种LED球泡灯的驱动器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列结构。
背景技术
LED照明被誉为第三代照明,在照明领域中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LED照明灯具主要分为LED光源灯板和驱动器两部分,其中,驱动器是灯具的核心控制部件,其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电路1、滤波整流电路3、变压器6和输出电路2,其中,开关管5电连接在变压器6的初级边的回路中,而控制电路4用于控制开关管6的工作状态,如该控制电路4一般为PWM控制器。
为了便于用户通过LED灯具替换传统球泡灯,很多LED灯具的驱动器均和灯板装在一起,也就是常说的内置驱动器。但是,球泡灯的灯体一般很小,如果要设计内置驱动器,就不仅要在功能上满足各项要求,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上保证能够安装至灯具中。一些灯具厂商为了迁就驱动器的尺寸,不得不增大原来的灯体结构,这样不但浪费了灯体的材料,而且对外观也有影响。还有一些灯具厂商为了减小驱动器的尺寸,删减驱动器的一些元器件,比如省去输入电路中的压敏电阻,采用小体积的变压器等等,这样会严重影响驱动器的正常功能。
由于尺寸问题,很多驱动器不能兼容大多数灯体的安装空间要求,也成为阻碍驱动器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开始考虑使驱动器和LED灯板在空间上相分离,即设计外置驱动器,但是这种外置驱动器在安装时需要专用的安装空间,这就需要由专业安装人员进行操作,而普通使用者很难自己完成替换工作,因此,大部分使用者出于安装方面的考虑会放弃选用带外置驱动器的LED灯具,因此,从便于消费者操作的角度考虑,仍需要研究如何在不影响驱动器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减小驱动器尺寸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内置驱动器尺寸较大,尤其是与球泡灯的灯体不匹配的问题,提供一种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紧凑型排列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驱动器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列结构,所述LED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电路、滤波整流电路、变压器和输出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电连接在变压器的初级边的回路中的开关管和用于控制开关管的控制电路;所述元器件包括所述输入电路的压敏电阻和保险丝,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电解电容、第二输入电解电容、输入差模电感和Y1电容,所述变压器,所述开关管,以及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电解电容;所述排列结构为,在电路板的长度方向上从左至右顺次设置位于电路板正面上的四列,分别为第一列至第四列,所述压敏电阻、第一输入电解电容和保险丝排列在第一列上,所述第二输入电解电容、输入差模电感和开关管排列在邻接第一列的第二列上,所述变压器排列在邻接第二列的第三列上,所述输出电解电容排列在邻接第三列的第四列上,所述Y1电容排列在电路板的背面与变压器所在位置背对的位置上。
优选地,在第一列上,所述第一输入电解电容位于压敏电阻和保险丝之间。
优选地,在第二列上,所述第二输入电解电容位于开关管和输入差模电感之间,且所述压敏电阻位于第一输入电解电容的前侧,输入差模电感位于第二输入电解电容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LED驱动器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列结构,可以使电路板A的长度限制在38mm,宽限制在19mm,使得采用该种排列结构的驱动器可以满足大多数球泡灯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LED驱动器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驱动器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列结构涉及驱动器的关键元器件,包括如图1所示的输入电路1的压敏电阻11和保险丝12,滤波整流电路3的第一输入电解电容31、第二输入电解电容32、输入差模电感33和Y1电容34(Y1电容为安规电容,表示耐高压大于8KV),变压器6,开关管5,以及输出电路2的输出电解电容21。其中,该压敏电阻11和保险丝12串联在输入电路1中,该Y1电容34与第一和第二输入电解电容31的串联电路并联,输入差模电感33电连接在Y1电容34与第一和第二输入电解电容31的串联电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滤网口杯
- 下一篇:一种内网设备非法外联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