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筒摇把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8582.7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郭建华;宋政军;胡边疆;罗显任;李书福;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00;B25B2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摇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汽车行业紧固件装配的一种套筒摇把。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的焊装制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冲压件需要通过螺栓连接。其中有部分零部件涉及到车身外观匹配,在装配、调整过程中需反复拆卸调整连接螺栓。受安装工艺的限制,一般采用套筒摇把扳手来进行连接螺栓的松紧。在操作时,操作人员一手握住摇把,一手摇动摇把。转动摇把时,摇把与握住摇把的手产生摩擦。由于工作量大,摇把对握住的手造成伤害;同时摇把与握住摇把手掌的摩擦力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
中国专利局于1992年11月4日公告了一份CN2120712U号文献,名称为轮胎套筒,该轮胎套筒是由套筒杆、套筒头、位于套筒头内中心处沿套筒杆轴线的多边形孔、摇把等组成。该套筒的缺点就是在摇动套筒时,握住套筒的手与套筒产生的摩擦力,增加了所需的操作力,对操作人员的手也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摇动套筒时,握住套筒的手与套筒产生的摩擦力,增加了所需的操作力,对操作人员的手也造成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少甚至消除手与套筒之间摩擦力的套筒摇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筒头、套筒杆,套筒头固定连接在套筒杆的一端,套筒杆呈“几”字形,套筒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把,手把通过连接装置与套筒杆活动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轴承,轴承的内圈通过连接器与套筒杆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手把固定连接。在套筒杆的端部设置手把,手把与套筒杆活动连接,在操作时一手握住手把,一手摇动套筒杆;套筒杆转动而手把不转动;手把通过连接装置与套筒杆连接,可以大大减小手把与套筒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手掌伤害,并减小了所需的操作力;轴承是最常用的标准活动连接件,具有摩擦力小、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优选,连接器分为三段,依次为多边棱形、圆柱形、小圆柱形,小圆柱形的直径小于圆柱形的直径,套筒杆的端部设有凹陷的、与多边棱形相吻合的接口;小圆柱形与轴承内圈紧配合。虽然轴承的内圈可以与套筒杆直接固定连接,但通过连接器连接可以使一个手把用于多个套筒摇把,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多边棱形为正六边棱形。正六边棱形具有承受力矩大,制作方便的优点。
作为优选,手把的内壁与所述轴承紧配合,手把的外壁设有防滑条纹。在手把外壁设防滑条纹可以使操作人员更稳固地握住手把,起到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套筒摇把的端部设置手把,手把通过轴承与套筒杆连接,减小甚至消除了在摇动套筒杆时套筒杆与手掌间的摩擦力,既消除了套筒杆对手掌的伤害,也减小了所需的操作力,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减小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筒摇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筒摇把中手把与套筒杆的一种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1.套筒杆,2.套筒头,3.手把,4.连接器,5.轴承,6.接口,7.外圈,8.内圈,9.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套筒摇把,参见图1,包括套筒杆1、套筒头2、手把3,套筒头2固定连接在套筒杆1的一端,手把3活动连接在套筒杆1的另一端;套筒杆1呈“几”字形,在手把3的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参见图2,套筒杆1与手把3连接的端部开有内六角接口6,手把3通过连接装置与套筒杆1活动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4、轴承5;连接器4由圆钢制成,连接器4的一端是正六边体,连接器4的另一端是一直径较小的小圆柱体;正六边体与接口6吻合,小圆柱体与轴承5的内圈8紧配合,轴承5的外圈7与手把3的内壁9紧配合。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之一,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