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钢丝腰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8742.8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涛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调钢丝腰托。
背景技术
很多汽车的座椅内都设计有可调式腰托的结构,例如专利号为“200620028336.X”、名称为“腰托”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腰托,具体结构是:托板滑轨上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上,上固定板与上连接件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固定卡扣与下横钢丝连接,并且在托板滑轨间安装有下固定板,并且在下固定板与托板上端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支撑板下端套在托板滑轨上,上端与托板轴连接,并且与支撑杆下端轴连接,支撑杆的上端穿有缆索,缆索的一端固定在托板上端,另一端通过右蜗轮蜗杆驱动器与右侧电机连接,上拉缆索一端固定安装在托板上,另一端通过左蜗轮蜗杆驱动器与左侧电机连接。该文献中所公开的腰托,支撑骨架采用塑胶板式结构,整体比较厚重,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另外,蜗轮蜗杆驱动器控制缆索的结构也需要较大的力,对于手动调节的结构则比较费力。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钢丝结构的腰托,例如专利号为“200920158307.9”、名称为“一种具有挂钩的座椅靠背悬挂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悬挂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带有涂塑层的两根涂塑钢丝组成装置外框,所述涂塑钢丝之间设置塑料管,若干横向钢丝按照一定间距缠绕设置在涂塑钢丝上,横向钢丝穿过塑料管;所述横向钢丝于涂塑钢丝缠绕处形成钢丝打结段,所述涂塑钢丝之间的横向钢丝设置成钢丝波浪段,所述横向钢丝的横向延伸处外端折成挂钩。该文献公开的装置,重量轻于前述文献的腰托且结构较简单,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与座椅的安装不是非常方便。
对于可调钢丝腰托而言,可调腰托舒适程度、操作力、腰托系统装配到不同的座椅骨架上的容易度是可调腰托系统设计的主要性能指标。由于钢丝腰托上的弹簧钢丝往往都与座椅发泡面直接接触,钢丝直径小,钢丝可能会陷入发泡部分。在调节腰托时,钢丝在小范围内有一些滑动,这时摩擦力会比较大,可能对系统性能优化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和大多数传统腰托不同,钢丝腰托没有导向钢丝,从而在一定程度是失去了腰托通过导向钢丝装配到座椅骨架特性。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可调钢丝腰托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可调钢丝腰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钢丝腰托,该可调钢丝腰托能够大幅降低腰托调节时所需要的操作力,让驾车者在驾驶时更加便利调节腰托的舒适程度,并可以帮助降低制动器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调钢丝腰托,它包括驱动器、活动骨架、转动骨架,活动骨架与转动骨架通过连接扣铰接,活动骨架上安装有动滑轮,转动骨架上安装有定位板,驱动器连接有拉索,拉索的一端绕过动滑轮后固定于定位板上。
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拉索的定位孔。
所述驱动器通过调节线束与拉索连接。
所述定位板固定于转动骨架的底部。
所述活动骨架通过连接扣连接有上骨架,上骨架上安装有固定片,动滑轮安装于固定片上。
所述活动骨架外具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上部钢丝与活动骨架通过卡扣连接,且上部钢丝两侧连接有挂钩,安装框架的底部钢丝与转动骨架通过连接扣连接,且底部钢丝上具有插扣。
所述挂钩包括后钩、弹簧部、前钩,弹簧部连接后钩、前钩,后钩固定于安装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驱动器使拉索伸缩,拉动动滑轮,使活动骨架产生相对转动骨架滑动兼旋转的动作,实现腰托骨架的调节,由于动滑轮的作用,可以实现省力的效果;同时配合安装框架,能够使腰托快速安装于座椅上并且不损坏座椅内部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及附图标记:
驱动器1,挂钩2,活动骨架3,卡扣4,上骨架5,转动骨架6,后钩7,拉索8,调节线束9,安装框架10,弹簧部11,前钩12,底部钢丝13,插扣14,动滑轮15,定位板16,连接扣17,定位孔18,固定片19,滑动钢丝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涛,未经刘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簧悬架式客车纵梁
- 下一篇:一种弹性按摩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