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竿托架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9271.2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江锦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锦铭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竿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竿托架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钓竿托架头,具有向上敞开的支撑腔,钓竿可放入支撑腔中,由支撑腔腔壁的底部来支撑定位,在垂钓过程中,可能需要前后移动钓竿,这样钓竿与支撑腔腔壁的底部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导致钓竿容易损坏,而且钓竿移动起来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撑腔腔壁的底部安装滚动件的钓竿托架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钓竿托架头,具有朝上敞开的支撑腔,所述支撑腔在底部朝下延伸,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轴心线沿着所述托架头的左右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在沿其轴向方向呈弧形,该弧形的中间向下凹陷,所述支撑腔在位于所述滚动件左右两侧的腔壁也呈弧形,所述位于滚动件左右两侧的腔壁通过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相衔接,形成连续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托架头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穿孔中插有轴杆,所述滚动件套在所述轴杆上。
优选地,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上涂有荧光物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支撑腔的底部安装有滚动件,这样钓竿放置在钓竿托架头的支撑腔中时,由支撑腔底部的滚动件来支撑钓竿,在钓竿前后移动时,滚动件发生滚动,钓竿与滚动件之间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摩擦力相对于滑动摩擦力要小很多,这样不仅钓竿移动方便,不费力,而且保护了钓竿,避免钓竿在多次前后移动时容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在图1-3中,一种钓竿托架头1,包括基座2、设置在基座2上方并左右分叉的第一叉杆5和第二叉杆6,第一叉杆5和第二叉杆6围绕形成朝上敞开的支撑腔3,供收容支撑钓竿,支撑腔3在底部朝下延伸,形成安装槽,安装槽中安装有可前后滚动的滚动件4,滚动件4的轴心线沿着托架头1的左右方向延伸。钓竿放置在支撑腔3中,由支撑腔3底部的滚动件4来支撑钓竿,在钓竿前后移动时,滚动件4发生滚动,钓竿与滚动件4之间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摩擦力相对于滑动摩擦力要小很多,这样不仅钓竿移动方便,不费力,而且保护了钓竿,避免钓竿在多次前后移动时容易发生损坏。
滚动件4的外周面在沿其轴向方向呈弧形,该弧形的中间向下凹陷,支撑腔3在位于滚动件4左右两侧的腔壁也呈弧形,该弧形的腔壁通过滚动件4的外周面相衔接,形成连续的弧形面,如图2所示,这样使得支撑腔3腔壁的形状很美观。
在图3中,托架头1上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穿孔7,穿孔7中插有轴杆8,滚动件4套在轴杆8上,可以进行前后滚动,该滚动件4的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考虑到垂钓者可能会在晚上钓鱼,滚动件4的外周面上涂有荧光物质,该荧光物质在晚上发出荧光,指示垂钓者钓竿的位置,方便晚上垂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锦铭,未经江锦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9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线式单机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辐射护理吊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