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安全控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9534.X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滨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滨棠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16;A45B25/06;A45B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开收伞 安全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为有关于伞具种类中的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控制结构,尤指一种利用两段式卡扣的设置以避免误压按钮或于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时,伞具中棒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而产生瞬间复弹情形的自动开收伞安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较常见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及动作方式大致上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其主要是于伞握把壳体20内设置一组控制结构,而该控制结构是由一具有空心内部的主体10内装设一控制环体11,于控制环体11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111,另于主体10一侧设有一按钮12,而从握把壳体20侧方的开孔外露,藉此结构来控制伞中棒单元30开收。
如附图1所示,控制环体11的一侧外端设有一小弹簧1111,提供弹力使控制环体11具有朝向按钮12一侧的动力,而在控制环体11内部的相对于小弹簧1111处则设有一凸柱1112用以卡制活动槽40,以保持伞具能定位于特定位置;另外,该控制柱111利用一枢轴1121结合于控制环体11靠近按钮侧的底部,并设有一扭力弹簧1122,使控制柱111倾向于保持水平状态。当伞具在压缩预备使用时,活动槽40受控制环体11的凸柱1112所卡制而定位,同时控制柱111受中棒单元30的第二中棒32向下顶推形成倾斜状,而与活动槽40有连结的子弹头50卡扣于中棒单元30的第一中棒31的扣孔上。再如附图2所示,在第一次压下按钮12时,控制环体11被内推而使凸柱1112脱离活动槽40,而在中棒单元30内的开伞弹簧60的作用下,完成自动开伞的动作,此时的控制柱111也恢复为水平形态并抵触子弹头50。当欲收伞时,则再压按钮12一次,此时的控制柱111便对子弹头50顶推使其脱离与第一中棒31的卡扣,而在各伞骨70上的收折弹簧的作用下,使各伞骨70连同伞面自动收折(如附图3所示),随即再用力由伞顶将中棒单元30往伞握把处压缩而完成如附图1的收伞状态。
但是,此种自动开收伞在实际使用时有安全上的问题,其一的问题是该自动开收伞于收折携带时经常发生误压按钮而造成开伞弹簧将伞具撑张,而开伞弹簧的强度及弹力都不小,很容易造成撞击他人或物品的意外;其次问题便是发生在收伞压缩的过程上,因为收伞压缩时是对该伞具中棒内的开伞弹簧进行压缩的动作,因此,使用者手部必须用很大的力量来进行压缩收伞,且须一次性压入扣合,尤其是在压缩到快卡入握把内时,开伞弹簧受到最大的压缩而其复弹的力量也最大,但倘若施力或动作稍有不当,受压缩的开伞弹簧会以极大的力量将中棒复弹而经常造成使用者手部或身体其它部位受伤。所以,该种自动开收伞在使用上存在有危险性,实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控制结构,利用两段式卡扣的设置以避免误压按钮或于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时,伞具中棒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而产生瞬间复弹的问题。
该安全控制结构由一中空的主体结合握把壳体并配合活动巢而成,于主体内由上而下而形成三滑槽,于上层滑槽置入一内侧设有扣块而外侧设一小弹簧顶撑的第一扣环,于中层滑槽置入一内侧设有控制柱,而外侧形成一定位槽的控制环体,于下层滑槽置入一内侧设有扣块而外侧设一小弹簧顶撑且另一外侧形成一定位槽的第二扣环;
该控制环体、第一扣环及第二扣环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止挡块,使其于各滑槽内能在一定位置移动,另于中层滑槽与下层滑槽末端之间以轴杆枢设一连动杆,使连动杆上半部靠置于控制环体的定位槽内,而下半部则靠置于第二扣环的定位槽内,又于控制环体设有控制柱的一侧接设一按钮后置入握把壳体内,并按钮外露;
该活动巢套置于伞具的中棒单元上,其下半部形成一较长尺寸的扣合杆并套置一较短尺寸的衬套,于扣合杆杆面上设有一扣孔及一止位块,而于衬套内面底端向上形成一适当长度的滑槽,并使止位块置于滑槽内。
其中的主体内由上而下形成三滑槽,于上层滑槽置入一内侧第一扣环,于中层滑槽置入控制环体,于下层滑槽置入第二扣环;
其中的控制环体、第一扣环及第二扣环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止位块使其于各滑槽内能在一特定的距离内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以主体与中棒单元的第一节中棒固接以进行伞具开收,并具有避免误压按钮或于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时,伞具中棒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而产生瞬间复弹,以使自动开收伞的使用及控制的安全性大为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至附图3为已有的自动开收伞结构配设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控制结构分解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收伞后的剖示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开伞前的压缩剖示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于开伞时的剖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滨棠,未经苏滨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9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控制柜的电缆端线拉直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