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9845.6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被动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面地质灾害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坡的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坡面地质灾害防护在遍布全国的公路、铁路、水电站、矿山、市政和景区等领域的边坡治理和防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国内过去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一些边坡防护问题,成为与喷锚、浆砌片石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并驾齐驱的边坡防治新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柔性防护技术在防护实践中,防护系统在遇到崩裂、滑坡、泥石流和破坏性地质灾害时,防护系统往往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或部分构件损坏,其中,据工程实际经验,防护网系统由于钢柱受到弯扭破坏导致整个防护系统防护功能失效的概率很大。而更换一根钢柱花费极大,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能有效解决拉锚绳对钢柱的传递力量过大而导致其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包括数根钢柱、钢柱固定绳,每根钢柱上设有两根拉锚绳和连接拉锚绳的锚杆,每两根钢柱之间设有两根支撑绳,两根支撑绳之间连接有金属网,所述钢柱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喇叭形的圆孔,两根拉锚绳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圆孔并各与支撑绳连接,拉锚绳的另一端通过锚杆与地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绳、拉锚绳绳端形成环形节点,几个环形节点通过节点卡扣将支撑绳、拉锚绳连接成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柱上喇叭形的圆孔,最大开孔孔径Dmax≤矩管截面长边尺寸的2/3,最小孔径Dmin≥2.0拉锚绳直径;矩管顶部焊接两根长度200~300mm、直径D16~26mm的无缝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柱固定绳通过三根钢丝绳缠绕在矩管钢柱柱顶两根焊管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分离式防护系统的上拉锚绳和下拉锚绳与钢柱的连接方式,抛弃了缠绕在钢柱上的传统做法(该做法会导致拉锚绳传递很大了力量到钢柱上,容易造成钢柱被拉弯或者扭曲),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拉锚绳穿过钢柱顶部及底部开有的喇叭形圆孔,直接连接到支撑绳上,钢柱的做法使得支撑绳可以自由伸缩,使得从支撑绳传递到钢柱的力量降低到最小,降低了钢柱受钢丝绳拉力作用而发生破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柱;2、钢柱固定绳;3、拉锚绳;4、锚杆;5、支撑绳;6、金属网;7、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包括数根钢柱1、钢柱固定绳2,每根钢柱1上设有两根拉锚绳3和连接拉锚绳3的锚杆4,每两根钢柱1之间设有两根支撑绳5,两根支撑绳5之间连接有金属网6,所述钢柱1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喇叭形的圆孔7,两根拉锚绳3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圆孔7并各与支撑绳5连接,拉锚绳3的另一端通过锚杆4与地面连接,所述的支撑绳5、拉锚绳3绳端形成环形节点,几个环形节点通过节点卡扣将支撑绳5、拉锚绳3连接成一体。所述的钢柱1上喇叭形的圆孔7,最大开孔孔径Dmax≤矩管截面长边尺寸的2/3,最小孔径Dmin≥2.0拉锚绳3直径;矩管顶部焊接两根长度200~300mm、直径D16~26mm的无缝钢管,所述的钢柱固定绳2通过三根钢丝绳缠绕在钢柱1柱顶两根焊管中间。
该分离式防护系统的拉锚绳3与钢柱1的连接方式,抛弃了缠绕在钢柱1上的传统做法,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拉锚绳3穿过钢柱1顶部及底部开有的喇叭形圆孔7,直接连接到支撑绳5上,钢柱1的做法使得支撑绳5可以自由伸缩,使得从支撑绳5传递到钢柱1的力量降低到最小,降低了钢柱1受钢丝绳拉力作用而发生破坏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9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