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送风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0124.7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质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稳固的排送风机。
背景技术
送风机,可以调节室内的空气,让室内空间保持气体流通,营造更舒适的空间环境。现有的一种排送风机的结构是在马达下方以一支撑座与马达固定,以防止排送风机重心偏向马达一侧而发生倾倒,但结构复杂,所需材料也多,导致成本较高。
请参阅图1和2所示,现有的另外一种排送风机10是在本体11成型有方形框架12,以提供本体11良好支撑,一马达13设置在本体11的一侧,其不足在于,因为马达13设置于本体11单一侧旁,而排送风机10的重量以马达13的重量为主,马达13较本体11重很多,如图2所示,该马达13具有一虚拟的马达重心W1,定义该马达重心W1为该马达13重量的中心,位于该马达13的中心位置上,即如图所示该马达重心W1位于该马达13距离框架12约二分之一的该马达13长度处,而该本体11具有一虚拟的本体重心W2,定义该本体重心W2系为该本体11的重量的中心,该本体重心W2位于该本体11上且距离该马达13二分之一的框架12宽度的距离处,而将该马达重心W1与该本体重心W2组合后的组合重心W3是落于该本体重心W2与马达重心W1间的该马达13上,而马达13处于悬空状态,缺少有效支撑,这样,在本体11异于该马达13的一侧施以一个很小的推力F就会使该排送风机10向该马达13方向倾倒,因此,在使用、运输或维修中,稍有不甚就会使排送风机10往马达13方向倾倒,不仅极易因而造成本体11或马达13的损坏,甚至更可能因倾倒而压伤操作或维修的人员,有安全性上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送风机结构,它结构简单而稳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排送风机结构,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风壳和设置于风壳内的叶轮,并在该本体中心处定义有一虚拟的本体重心;
至少一支撑框架,设于该本体的侧旁,其底面与地面等支撑面接触;
一马达,设于该本体的侧旁,其轴心与本体内的叶轮连接,并在该马达中心处定义有一虚拟的马达重心;
一框架,设于本体设有马达的一侧,并延伸至马达下方,该本体重心与该马达重心间另虚拟定义一该两重心组合后的排送风机的组合重心,该组合重心由马达重心与本体重心间的马达上向地面投影的位置落于框架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排送风机,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一、能够确保排送风机结构的稳固性。在排送风机结构中,以马达重量为主,而框架延伸至马达的下方,并配合支撑框架设置,使得排送风机的重心处在中心位置,不会偏向马达一侧,如此可避免因重心偏移引起的倾倒,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二、降低安装固定所需的底面积,可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与设有马达支撑座的现有技术相比,该框架是延伸至马达的部分下方,而且是围绕在马达四周,如此,既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又能够降低排送风机安装固定所需的底面积,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排送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排送风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排送风机 11:本体
12:框架 13:马达
W1:本体重心 W2:马达重心
W3:组合重心 F:推力
20:排送风机 21:本体
22:支撑框架 23:支撑框架
24:连接框架 25:马达
26:框架 W4:本体重心
W5:马达重心 W6:组合重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质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质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0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