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膜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0794.9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路志坚;杨星;杨云胜;束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博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04;C08L67/00;C08L23/06;C08L6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及LED节能照明材料,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手机, 手提式电脑, 台式电脑、液晶电视机等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模组和LED节能照明组件的三维微结构增亮光学膜。
技术背景
在应用于液晶显示和照明的各种光源中,亮度和发光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通常需要用众多的光学元件和高成本的工艺。例如,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中,从冷阴极灯(CCFL)和发光二极管(LED)出射的光需经过导光板,扩散膜到达液晶面板。为了增加显示器的亮度,通常需要用高光通量的导光板和扩散膜。为了增加显示器法线方向的亮度,背光源中通常还包括棱镜膜或其他增亮膜。再例如,大部分用于液晶显示和照明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射蓝光,紫光,或紫外光的LED芯片并在芯片表面涂布光致发光材料以达到所需的亮度和颜色。在芯片的表面涂布光致发光材料所需的材料和工艺极大地增加了LED的成本并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由于发光材料直接涂布在芯片表面而增加了芯片散热的难度,从而降低光转化效率,引起色温和色度的变化,并加速材料的老化;发光材料涂布厚度的不匀而产生的光的颜色的不一致性。所以,在液晶显示和照明的应用中,急需一种有效的光学元件来克服目前这些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膜,表面有凸起的微结构,连接微结构的树脂材料和光致发光材料。它能改变入射光的角度分布、波长范围和增加亮度来降低液晶显示和照明的光源中所需的光学元件的数量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光学膜,包括表面凸起的微结构和光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表面凸起的微结构和光致发光材料通过树脂材料连接。
所述的光学膜包含基膜,基膜材料可为聚酯,聚乙烯,或聚碳酸脂。
所述的表面凸起的微结构可以是由树脂材料所构成。表面凸起的微结构是由树脂材料构成时,构成表面凸起的微结构的树脂材料和微结构与微结构之间的树脂材料可以是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脂、聚氯乙烯或硅树脂。
所述的表面凸起的微结构的材料还可为混合在树脂层中,并有部分突出于树脂层的无机材料或聚合物颗粒,如,玻璃珠、透明丙烯酸树脂粒子、聚苯乙烯粒子、Ti2O3或 SiO2。
所述的光致发光材料可包含在表面凸起的微结构材料中,或可包含在微结构与微结构之间的树脂材料中和构成微结构的树脂材料中,或仅包含在微结构与微结构之间的树脂中。光致发光材料可以是硅酸盐体系,氮氧化物体系,氮化物体系,硫化物,氮化物,或有机发光材料。
所述的表面凸起的微结构在截面AA’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六角形,八角形形状,微结构的底部尺寸D为5~750微米,高度H为2.5~500微米。
采用本实用新型,较好地降低了液晶显示和照明的光源中所需的光学元件的数量和简化了工艺成本。改善了现有显示器用增亮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与发光二极管(LED)结合使用时,可降低对LED的要求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膜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1的微结构在AA’面上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微结构在AA’面上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光学膜的成型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博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博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0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的求助终端
- 下一篇:羟基羧酸环状二聚体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