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刀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1186.X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烈 |
主分类号: | B26B13/00 | 分类号: | B26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周义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剪刀结构,尤指一种剪刀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剪刀主要是在两个握柄前的枢设处延伸出两个交错的刀身,并在刀身的相切内侧设为渐薄的锐利状的刀刃,再利用刀刃的相切使剪刀能顺利做出剪切功能,但一般现有的刀身为不锈钢高温锻造而成,若用于较硬的材质剪切时,长期使用会有切不断与刀刃容易变钝的情况发生,让刀刃不再锋利而使剪刀无法进行切割的动作。
为改善上述金属所制成的剪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刃经常会有钝化或磨耗的情形,因而有必要改变刀身的材质,而发展出如陶瓷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材料,取代传统金属材料而制成新型的剪刀。
然而,以陶瓷材料为例,虽然其硬度较高,但相对的其韧性较低,且剪刀主要是在两个握柄前的枢设处延伸出两个交错的刀身,该刀身有相对枢接的穿孔供螺丝与螺帽配合锁固,同时螺丝与螺帽产生的应力会集中于枢接处,而容易导致陶瓷刀身在枢接处发生脆裂、折断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刀结构改良,其利用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的枢接处为盲孔与穿孔的配合,以使螺丝与螺帽锁固于枢接处可降低应力产生的集中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刀结构改良,包括:第一刀体,为陶瓷材料,其具有第一刀身及自该第一刀身延伸的第一握柄,该第一握 柄与该第一刀身之间设有盲孔;第二刀体,为陶瓷材料,其具有第二刀身及自该第二刀身延伸的第二握柄,该第二握柄与该第二刀身之间设有对应该盲孔的穿孔;以及锁固组件,包含螺帽及螺丝,该螺帽设置于该盲孔内,该螺丝穿设于该穿孔以与该螺帽锁固,而使该第一刀身与该第二刀身通过该锁固组件张开或闭合。
所述盲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螺帽周缘的尺寸,使该螺帽紧迫于该盲孔内。
所述盲孔的尺寸朝该盲孔的开口渐缩,该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螺帽周缘的尺寸,使该螺帽紧迫于该盲孔内。
所述盲孔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穿孔具有凹坑及贯孔,所述螺丝具有头部及螺杆,该头部埋入于该凹坑内,该螺杆穿设于该贯孔与所述螺帽对应锁固。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刀结构改良,包括:第一刀体,为陶瓷材料,其具有第一刀身及自该第一刀身延伸的第一握柄,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一刀身之间设有盲孔;第二刀体,为陶瓷材料,其具有第二刀身及自该第二刀身延伸的第二握柄,该第二握柄与该第二刀身之间设有对应该盲孔的穿孔;以及锁固组件,包含螺帽及螺丝,该螺帽嵌合于该穿孔内,该螺丝包含头部及螺杆,该头部设置于该盲孔内,该螺杆对应穿设于该穿孔与该螺帽锁固,使该第一刀身与该第二刀身通过该锁固组件张开或闭合。
所述盲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头部周缘的尺寸,使该头部紧迫于该盲孔内。
所述盲孔的尺寸朝该盲孔的开口渐缩,该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头部周缘的尺寸,使该头部紧迫于该盲孔内。
所述穿孔具有凹坑及贯孔,所述螺帽埋入于该凹坑内,所述螺杆对应穿设于该贯孔并锁固于该螺帽。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由于穿孔具有凹坑及贯孔,凹坑的尺寸大于贯孔的尺寸,且贯孔对应盲孔设置,当螺丝的头部埋入于凹坑内,而螺杆穿设于贯孔并与固定于盲孔中的螺帽对应锁固时,在该枢接方式中,螺丝锁固螺帽 的应力对枢接处而言仅有一侧在凹坑处而使应力分散于刀体不易集中,并借由螺丝转动于穿孔中而维持枢接功能,且由于螺丝内嵌于穿孔,螺帽内嵌于盲孔,使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结构在枢接处不显露出锁固组件而提高了美观性;另外当头部固定于盲孔中,而螺帽埋入于凹坑内,螺帽锁固于被固定的螺丝,因此螺帽锁固螺丝的应力对枢接处而言仅有一侧在凹坑处而使应力分散于刀体不易集中,并借由螺帽转动于凹坑中而维持枢接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结构在枢接处不显露出锁固组件而提高了美观性,且头部埋设于盲孔内,让使用者无法自行拆解进而提高了剪刀的正确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再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剪刀结构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剪刀结构
1 第一刀体
11 第一刀身
12 第一握柄
13 盲孔
131 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烈,未经李明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1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