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形四杆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1789.X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2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张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21/16 | 分类号: | F16H2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机构的设计,特别提供了一种变形四杆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一直都在使用四杆运动机构来实现在有限空间内越过限动器的机构运动,从而来越过障碍物,但是以往的四杆运动机构存在卡滞、活动不灵敏、操作困难的问题。
因此,人们一直寻找一种卡滞现象少,且活动灵敏,操作简单的四杆运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形四杆运动机构,以解决以往四杆运动机构的卡滞、活动不灵敏、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了一种变形四杆运动机构,由限动销1、弹簧2、L型扳机3、转动轴a 4、转动轴b 6、壳体7构成,且壳体7设有沉孔和长孔,其中,弹簧2套在限动销1上,限动销1穿过壳体7的长孔安装在壳体7的内部,从而将限动销1限制在长孔的轴向方向运动,扳机3套在壳体7上的转动轴a 4上, L型扳机3的一端通过转动轴b 6与限动销1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沉孔端面与弹簧2端平面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了四杆机构的运动机理,通过对典型四杆机构的变形来实现有限空间内越过障碍物的机构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四杆运动机构,通过按压L型扳机3,使限动销1向下运动,压缩弹簧2,当松开L型扳机3时,由于弹簧2的弹力,限动销1会自动向上弹起,使得限动销1上的物体达到运动的目的。其中 ,壳体7的沉孔端面与弹簧2端平面要求紧密贴合,可以平稳、精准地控制限动销在壳体外的伸出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四杆运动机构,其优点在于:减少了原有四杆运动机构卡滞现象的发生,同时活动灵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变形四杆运动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变形四杆运动机构,由限动销1、弹簧2、L型扳机3、转动轴a 4、转动轴b 6、壳体7构成,且壳体7设有沉孔和长孔,其中,弹簧2套在限动销1上,限动销1穿过壳体7的长孔安装在壳体7的内部,从而将限动销1限制在长孔的轴向方向运动,L型扳机3套在壳体7上的转动轴a 4上, L型扳机3的一端通过转动轴b 6与限动销1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沉孔端面与弹簧2端平面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1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向齿轮
- 下一篇:摩托车用无级变速器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