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边板定位控制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1797.4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定位 控制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部件定位夹具,具体的说是一种车厢边板定位控制夹具。
背景技术
卡车车厢边板的定位通常使用边板定位夹具上的气动元件进行夹紧定位,如位于边板定位夹具基座两端的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和对称设置在基座两侧的边板框定位夹紧机构,无论哪种定位夹紧机构均是固定设置,只能对一种长度的车厢边板进行定位夹紧,若更换不同长度的车厢边板时,则必须人工移动夹紧机构的位置,因此每个定位机构仅能处理少数几个品种的边板,存在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批量的生产中这种定位技术,大大依赖于人,无法满足市场多品种边板的需要,更无法满足新品种的方便拓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在一个边板定位夹具上实现多种长度车型切换、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车厢边板定位控制夹具。
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和对称设置的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定位夹紧机构为位于基座两端的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所述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经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由定位模块控制,所述定位模块连接触摸屏显示器。
所述驱动装置为带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所述传动机构为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滚珠丝杠上的螺母固定在端包铁夹紧机构底部的底座上,所述滚珠丝杠沿基座轴向布置。
所述基座上还轴向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底部设有可与直线导轨接触配合的滑块。
所述定位夹紧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基座两侧的边板框定位机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滚珠丝杠的原理,将电机转动的旋转力变为直线推动力,推动端包铁夹紧机构沿基座轴向前后移动,这样,可根据车厢边板长度轻松调整端包铁夹紧机构的轴向位置,可对多种型号长度的车厢边板进行夹紧操作,而无需人工移动,省时省力、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在控制模块中储存有不同型号车厢边板的夹紧位置程序,通过触摸屏可以进行不同车厢边板型号的切换、修改和增加,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使端包铁夹紧机构移至对应位置,其移动位置较人工判断更为精确。
3.直线导轨和滑块的配合为端包铁夹紧机构导向,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其移动更为轻松简便。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满足了市场多型号、多品种的需要,便于新品种的任意拓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控原理框图。
其中,1-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2-边板上框定位夹紧机构、3-边板下框定位夹紧机构、4-直线导轨、5-滚珠丝杠、6-减速器、7-伺服电机、8-滑块、9-螺母、10-底座、11-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基座11上设有以夹具中心为原点对称设置的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位于基座11两端的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1和边板框定位夹紧机构,所述边板框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基座11两侧的边板上框定位夹紧机构2和边板下框定位夹紧机构3,所述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1底部的底座10上固定有套装在滚珠丝杆5上的螺母9,所述滚珠丝杆5的一端与带有减速器6的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1底部底座10两侧还设有滑块8,两个滑块8与轴向固定在基座11上的两根直线导轨4接触配合为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1的移动导向。触摸屏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工作。
工作原理:
通过触摸屏输入相应车厢边板的品种车型信息,该信息送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调出相应车型的数据,并将数据转换脉冲序列传给伺服电机7,对伺服电机7的速度及位置进行控制。伺服电机7驱动滚珠丝杠5正向或反向转动,利用滚珠丝杠5可将回转运动化为直线运动的原理,利用螺母9推动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1沿直线导轨4前进或后退,当移动至设定位置时,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使端包铁定位夹紧机构1和边板上框定位夹紧机构2和边板下框定位夹紧机构3对车厢边板进行相应的夹紧操作。当需要更换不同品种车型的车厢边板时,只需通触摸屏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也可对当天需要生产的车型品种与数量进行设置后直接实现自动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1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递送系统
- 下一篇:动车客室用薄层高隔音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