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嘴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2109.6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姬;黄玉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益谦非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566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包,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导流装置的喷嘴包。
背景技术
在非晶制带过程中,熔炼炉中的熔融态合金被倒入中间包,然后通过中间包内设置的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钢水以一定的流量流入到喷嘴包内,从而保证喷嘴包中钢水的液面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喷嘴包内的钢水从喷嘴流出后落在快速旋转的冷却辊上,经急速冷却后在冷却辊表面形成非晶带材。在实际生产时,喷嘴包中钢水液面的高度直接影响从喷嘴中流到冷却辊上的钢水的流量,当喷嘴包内的钢水液面较高时,从喷嘴中流到冷却辊上的钢水的流量较大,在冷却辊表面堆积的钢水量相应地变大,形成的非晶带材也就较厚,反之,当喷嘴包内的钢水液面较低时,形成的非晶带材也就较薄;为了保证非晶带材具有一致的厚度,那么就要保持经喷嘴流出的钢水的流量一致,现有技术一般会确定一个标准钢水液面高度,在保证钢水的量一贯保持该液面高度的同时,还要保证钢水液面尽可能不出现波动,即必须要对喷嘴包内钢水液面的波动范围进行控制,通常是控制钢水液面的波动在±2mm以内。
在实际应用时,当高温钢水从中间包流出进入喷嘴包时,在钢水进入的初期阶段,由于钢水直接落在喷嘴包的底部,对喷嘴包底部的耐火材料造成了冲击,长期运行后有可能导致喷嘴包底部出现贯穿的现象,减少了喷嘴包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当喷嘴包内钢水量趋于稳定后,由于新进入的钢水对液面的冲击作用,会导致钢水液面产生波动范围远大于±2mm的波动,影响了经喷嘴流出的钢水的流量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制备得到的非晶带材的厚度不一致,影响了非晶带材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嘴包很容易由于钢水由中间包向喷嘴包中添加而导致喷嘴包内部的钢水液面产生波动范围远大于±2mm的波动,影响了经喷嘴流出的钢水的流量的稳定性,导致制备得到的非晶带材的厚度不一致,进而提供一种设置有导流装置、且能够有效减少钢水对喷嘴包底部耐火材料以及钢水液面的冲击、具有钢水流量稳定性、可保证非晶带材质量的喷嘴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喷嘴包,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通通道,在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顶端设置有进液口,在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底端设置有喷嘴;
在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喷嘴包包芯;
在所述喷嘴包包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在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液面高度的浮子;
在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相应于所述进液口的位置,在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连接设置有一级导流板,所述一级导流板相对于所述喷嘴所在的横向平面呈倾斜设置。
在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位于所述一级导流板的下方还设置有二级导流板,所述二级导流板相对于所述横向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二级导流板经过所述一级导流板底端的正下方。
所述一级导流板的底端和所述钢水液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
所述二级导流板与所述横向平面的夹角α大于90°。
所述一级导流板的底端位于钢水液面以下。
所述一级导流板与所述横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5-65°。
所述一级导流板与所述横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60°。
在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在所述进液口对应的外部壳体上设置有漏斗。
所述加热装置为硅碳棒加热器。
所述导流板为碳化硅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嘴包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嘴包,在液体流通通道内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在钢水进入喷嘴口的初期,从进液口流入的钢水先是落在导流板上,从导流板流下后再落在喷嘴包底部,钢水的速度得到了极大缓冲,降低了对所述喷嘴包底部的冲击力,有效保护了底部的耐火材料;最为重要的是,当喷嘴包内钢水量达到稳定液面高度后,导流板对钢水起到了一个导向流动的作用,钢水在沿导流板导向流动后流速大大降低,此时再落到喷嘴包内的钢水液面上,对钢水液面的冲击力大大降低,完全可以保证喷嘴包内的钢水液面的波动在在±2mm的波动范围内,从而能够有效地稳定喷嘴包内经喷嘴流出的钢水的流速,保证了非晶带材的厚度一致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嘴包,对所述一级导流板与所述喷嘴所在的横向平面方向的角度进行了限定,因为这一角度如果设置的过小,有可能会引起在导流板上出现钢水飞溅,而这一角度如果设置的过大,则不能保证对钢水的缓冲、减速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横向平面方向的角度为55-65°,并优选为60°,在保证缓冲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钢水的飞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益谦非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滨州益谦非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