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2392.2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祥;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王凤桐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稳定杆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客车稳定杆结构普遍使用形成为一体的U型稳定杆1,如图1所示。但这种稳定杆在全承载低地板客车上较难布置。布置这种U型稳定杆时,需要使用U型连接板2和连接板衬套3将其固定在车架纵梁16上,如图2所示。因为在全承载低地板客车的前车架纵梁上方设地板不能布置U型稳定杆1,而在全承载低地板客车的前车架纵梁下方设有空气悬架推力杆,在需要布置U型稳定杆1时必须避开推力杆,这样将导致稳定杆离地间隙太小,影响客车的通过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例如全承载低地板客车的稳定杆及其安装结构,使稳定杆安装时能够穿入客车车架纵梁,提高了客车的通过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杆,该稳定杆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扭杆,所述两根扭杆可拆卸地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杆两端。
通常,所述扭杆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前部的轴线与所述后部的轴线平行,所述中部的轴线与所述前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锐角。
优选地,所述扭杆通过花键与所述横杆连接。
通常,所述横杆的两端带有外花键,所述扭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一端带有内花键孔。
优选地,所述扭杆的内花键孔的两端面为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优选地,在所述扭杆内花键孔的下方形成有紧定孔,该紧定孔与所述内花键孔相交,且所述横杆与所述紧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所述紧定孔半径相同的圆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稳定杆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车架纵梁和形成在所述车架纵梁上的通孔,所述横杆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扭杆连接。
通常,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稳定杆吊杆,所述扭杆通过所述稳定杆吊杆连接到车辆的悬架上。
优选地,所述稳定杆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支架和U型连接板,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纵梁内侧,所述横杆通过所述U型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通常,所述固定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车架纵梁上。
优选地,在所述横杆与所述U型连接板配合的部分上套有连接板衬套。
通常,在所述扭杆与所述车架纵梁之间安装有垫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拆卸的稳定杆,以及在车架纵梁上穿孔的安装结构,使得稳定杆安装时能从车架纵梁中穿过,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
图2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客车稳定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杆;
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杆的主视图;
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性所述的横杆的主视图;
图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与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在车中的安装位置对比图。
附图标记
1 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
2 U型连接板
3 连接板衬套
4 扭杆
5 横杆
6 稳定杆吊杆
7 垫片
8 扭杆前部
9 扭杆中部
10 扭杆后部
11 外花键
12 内花键孔
13 平面
14 紧定孔
15 圆槽
16 车架纵梁
17 销
18 通孔
19 固定支架
20 汽车悬架
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图2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客车稳定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杆;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杆的主视图;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性所述的横杆的主视图;图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与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在车中的安装位置对比图。
其中,由于车辆为对称结构,所以在图2和图4中只示出了车辆一侧的车架纵梁,与之对称的那一侧的车架纵梁并为在图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尿病病人用洗浴盆
- 下一篇:随身型咖啡研磨饮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