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离心式渣浆泵前护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2403.7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秀;王红生;吴帅;王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离心 式渣浆泵前护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离心式渣浆泵前护板结构的改进,属于渣浆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式渣浆泵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设备,在离心式渣浆泵的工作过程中,蜗壳流场会产生高压区和低压区,因此会在叶轮和前护板之间的缝隙内产生回流,造成泵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加剧了磨损。在原有结构中,为了保证泵高效运转,就必须及时调整叶轮与前护板的间隙,叶轮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当流量一定时,随着叶轮间隙和泄漏量的减小,容积损失也减小,出口压力升高,结果使泵的扬程和效率也升高。金属内衬泵叶轮与前护板间隙在0.5-1mm之间,因此对零件生产加工、装配具有较高的要求,当不能达到最佳叶轮间隙时,离心式渣浆泵的性能比较差。目前,减小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回流的方法只能采取减小叶轮与前护板间的间距,但是这就必须提高零件制造中的加工精度,因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成本、装配精度和难度,并且依靠减小间距来提高效率作用有限,从成本和效果来比较,有些得不偿失。因此,有必要采取其它方法对离心式渣浆泵的前护板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阻碍介质的回流和泄漏、提高密封效果、降低叶轮与前护板之间因流动产生的磨损、提高泵的工作效率的改进的离心式渣浆泵前护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离心式渣浆泵前护板,其改进之处是,在前护板与叶轮的相对板面上有导流槽,导流槽为由板面中心向外周连续扩展的螺旋曲线凹槽。
上述改进的离心式渣浆泵前护板,所述导流槽的螺旋曲线为阿基米德螺线,导流槽的凹槽截面为半圆形或带有倒角的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阿基米德螺线形导流槽使其在叶轮工作时由叶轮背叶片推动间隙液体在叶轮和前护板间隙间形成从低压区到高压区的螺旋流场,其作用有:形成泵送作用,产生泵送压头,平衡高低压区压力;形成液体迷宫,防止产生间隙回流,造成流量损失和磨损;形成有序有益的流场,防止产生乱流。本实用新型不但提高了密封效果、降低了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地降低了离心式渣浆泵零件生产加工和组装的难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前护板1、导流槽2。
具体实施方式
由离心式渣浆泵的工作原理可知,在叶轮与前护板之间存在不可消除的间隙,在离心式渣浆泵工作过程中,会在蜗壳流场内形成高-低压区(半径越大,压力越高),介质会沿缝隙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造成泄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护板1上设置了具有导流和密封作用的导流槽2,导流槽2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凹槽,导流槽2的凹槽截面为半圆形或带有倒角的矩形,其方向为由内而外沿径向方向扩散,因此随着叶轮的转动,叶轮朝向前护板1方向的背叶片也会同向转动,从而带动前护板1与叶轮之间间隙内介质沿导流槽2向半径扩大方向流动,对可能存在的回流或泄漏形成阻碍,提高了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